阿摩:多做阿摩測驗,減少紙張列印愛地球!
76
(2 分10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訂定班級[常規]來教育兒童,是屬於那 一種教育方式?
(A)言教。
(B)境教。
(C)身教。
(D)法教。


2(C).

兒童身體發展先頭後腳,先中軸後邊緣稱為發展原則的什麼特性?
(A)階段性。
(B)連續性。
(C)成熟性。
(D)相對性。


3(A).
X


皮亞傑(Piaget)主張物體恆存的觀念在幼兒的哪個階段是充分發展時期?
(A)12個月-18個月。
(B)18個月-24個月。
(C)24個月-36個月。
(D)36個月。


4(A).
X


哪一個人主張兒童語言發展是藉由模仿與學習而來,外在環境影響其語言學習能力與結果?下列何者正確。
(A)杭士基(Noam Chomsky)。
(B)史金納(B.B.Skinner)。
(C)巴夫洛夫(I.Pavlov)。
(D)佛洛伊德(Freud)。


5(C).

兒童在哪一個時期繪畫用色是根據自己的感情來決定,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下列何者正確。
(A)塗鴉期(約1-3歲)。
(B)前圖示期(約4-7歲)。
(C)圖示期(約7-9歲)。
(D)後圖示期(約9-11歲)。


6(A,C).

5.請問下面哪一個面向是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內容?
(A)課程設計與教學
(B)研究發展與進修
(C)班級經營與輔導
(D)以上皆是。


7(D).

12.關於短期記憶,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容量很小,只有約7個單位
(B)如果不持續注意,維持的時間不超過半分鐘
(C)經過精緻性覆誦,可將短期記憶的內容連結至長期記憶
(D)利用意元集組(chunking)策略,短期記憶的容量可以倍增。


8(D).

13.下列何者不包括在九年一貫課程所規範的十項國民基本能力之內?
(A)表達、溝通與分享
(B)主動探索與研究
(C)欣賞、表現與創新
(D)責任、服務與貢獻。


9(B).

31.有關檔案評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結果並不看重
(B)強調學生自我反省與自我負責的學習態度
(C)試圖將學習、評量與教學三者,做明顯的區隔
(D)屬於教師為主的評量機制,有助於教學品質的提昇


10(A).

3.在班級經營中,教師運用學生具有高呈現頻率的行為,來提昇其僅具有低頻率的行為,並透過師生約定的方式,以促其表現出被期望的行為的策略。一般稱為什麼?
(A)條件契約
(B)行為制約
(C)逐步養成
(D)消弱行為


11(D).
X


4.有關合作學習,以下哪一陳述較正確?
(A)拼圖法第二代多採同質性分組
(B)拼圖法第二代較適用於數學科
(C)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適用於各學科
(D)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中的進步分數不宜設計轉換


12(C).有疑問

7.針對社會關係圖的運用,以下哪一陳述較正確?
(A)適合新組成的班級
(B)人數25人以上較易實施
(C)結果容易受問題情境影響
(D)可顯示選擇的原因


13(B).
X


9.使用生活化且符合學生學習經驗的語句,學生才不會產生排斥感,是符合教室佈置的:
(A)教育性
(B)需要性
(C)創新性
(D)整體性。


14(B).

10.「如果整個班級活動進行的步調,看起來活潑有勁,順暢而不停滯」,這種情況在班級經營中,我們稱為:
(A)平穩(smoothness)
(B)律動(momentum)
(C)掌握全局(withitness)
(D)迴轉(flip-flop)


15(C).

15.下列主題中,何者較不適宜提交全班或小組討論:
(A)數學文字題的解題策略
(B)國語課文的朗讀方式
(C)雙十節的由來
(D)節約能源的做法。


16(A).

17.有關「合作學習」小組效能無法發揮的陳述,以下哪一陳述「不正確」?
(A)小組成員一起工作時間太長
(B)小組成員同質性太高
(C)小組成員缺乏工作技巧
(D)小組成員對自己能力過度自信。


17(C).

20.根據有意義學習的原則,我們在教學時,先複習相關教材,主要目的是為了?
(A)增進學生的注意力
(B)增進學生的記憶力
(C)增進學生先備知識
(D)以上皆是


18(C).

21.強調學生的概念引發轉變形成的教學是受到下列何種教學觀之引導?
(A)人本導向 
(B)效率導向 
(C)建構導向 
(D)批判導向


19(B).
X


25.發展課程計劃,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A)受教者
(B)目標
(C)評鑑方式
(D)外來的影響因素


20(D).
X


26.下列何者是科學化理論課程典範主要招致的批評
(A)忽視課程目標
(B)忽視教材的多元選擇
(C)忽視學生的自主性
(D)忽視教材與生活經驗的結合。


21(D).

34.關於短期記憶,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容量很小,只有約7個單位
(B)如果不持續注意,維持的時間不超過半分鐘
(C)經過精緻性覆誦,可將短期記憶的內容連結至長期記憶
(D)利用意元集組(chunking)策略,短期記憶的容量可以倍增。


22(D).

13. 兒童發展最早的感覺是哪一種?
(A)視覺。
(B)聽覺。
(C)味覺。
(D)觸覺。


23(D).

14. 下列對兒童記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兒童隨著年齡漸長,他們保存訊息的能力穩定發展。
(B)兒童常見的記憶策略包括複誦、組織和串連。
(C)學齡兒童比年幼的兒童有較常時間地集中注意。
(D)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能力在學齡前的發展最快。


24(B).

24.教育部中掌管師資培育的是哪個司?
(A)社會教育司
(B)中等教育司
(C)國民教育司
(D)高等教育司


25(B).

33.所謂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幾歲以下障礙類別尚不明確,或不宜過早給予標記之特殊需求兒童之總稱? 
(A)五歲
(B)六歲
(C)七歲
(D)八歲。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戰士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