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10
(1 分2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國中教育會考:自然#11988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戰場上士兵為了避免被敵軍瞄準,通常不會以直線前進,而會以之字形的路線前進。圖(一)實線表示直線的甲路線,虛線表示之字形的乙路線,由X點移動至 Y點採用甲、乙兩種不同路線的位移與路徑長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2(C).
X


2. 木糖醇是一種可以代替蔗糖的食品添加物。若要知道木糖醇是否和乙醇一樣 都是醇類,應查詢木糖醇的何項資訊?
(A)分子量
(B)組成的原子種類與排列方式
(C)組成的原子總數是否超過1000個
(D)氫和氧的原子數目比是否為1:1


3(A).
X


3. 圖(二)為臺灣一週的氣溫預報圖,呈現不同地區的氣溫隨時間變化情況,圖中橫坐標的刻度代表當日正午12點。 若媒體想根據圖(二),以簡易標題說明未來幾天的天氣概況,下列哪一說法最合適?
(A) 11/07起,北部轉冷,中、南部變更熱
(B) 11/08起,全臺連日豪雨持續一週
(C) 11/08起,冷空氣南下,當日北部氣溫驟降
(D) 11/10起,中部天氣趨於穩定,日夜溫差逐日變小



4(D).
X


4. 圖(三)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無法從圖中知道下列何項資訊?
(A)氯原子與氬原子的質子數分別為多少
(B)氖原子與氪原子是否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C)氦原子與氪原子在自然界中含量何者比較多
(D) 1莫耳的氯氣(Cl2)與1莫耳的溴(Br2 )何者質量比較大



5(B).
X


5. 人體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是經由X所運送,若此激素分泌過多,會影響骨骼中 的Y含量,可能造成骨質疏鬆。根據上述說明,推論X和Y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X為血液,Y為鈣
(B) X為血液,Y為鉀
(C) X為消化液,Y為鈣
(D) X為消化液,Y為鉀


6(D).
X


6. 小健家中電扇插頭處的電線被老鼠破壞而導致 銅線裸露,如圖(四)。小健取來絕緣膠帶試圖修復,步驟如圖(五)。家人認為小健的修復方式並不適當,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插電後電扇雖會轉動,但轉動速率下降
(B)插電後電扇雖會轉動,但耗電量將上升
(C)插電後電線會發生短路,可能引發電線走火
(D)插電後,流過電扇的電流將變大,導致電扇 轉動速率過快而發生危險



7(C).
X


7. 虎門銷煙為清朝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把海水引入浸泡池浸泡鴉片,之後再加 入石灰等物質,石灰遇水會改變水溫,此改變也利於將鴉片溶於水中,等退潮 時再排入海中。關於上述銷毀鴉片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理?
(A)石灰溶於水為放熱反應,而高溫使鴉片更易溶於水中
(B)石灰溶於水為吸熱反應,而高溫使鴉片更易溶於水中
(C)鴉片浸泡海水後會使水溫上升,使其與石灰反應速率加快
(D)鴉片浸泡海水後會使水溫下降,使其與石灰反應速率加快


8(A).
X


8. 圖(六)是世界文學名著《小王子》中的某段場景與內容: 若以箭頭表示太陽光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下列何者最符合文中畫雙底線處的 狀態?
(A)
(B)
(C)
(D)



9(D).
X


9. 醃漬高麗菜時,常會在高麗菜的葉片上灑鹽。圖(七)為正常的葉片細胞示意圖,表(一)中的圖為小凱與小萍預測醃漬後的葉片細胞可能的示意圖。推論醃漬後的示意圖與造成葉片細胞變化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A)小凱的圖正確,水由細胞內流至外界
(B)小凱的圖正確,鹽由細胞內流至外界
(C)小萍的圖正確,水由外界流至細胞內
(D)小萍的圖正確,鹽由外界流至細胞內



10(B).
X


10. 圖(八)為中洋脊附近的剖面示意圖,並標示中洋脊旁的X處與離中洋脊較遠的Y處、Z處海洋地殼。根 據上述,下列何者最可能為X處、Y處、Z處的海洋地殼年齡關係?
(A)
(B)
(C)
(D)



11(C).
X


11. 將裝有紅棕色二氧化氮(NO2)氣體的密閉玻璃瓶放入冰水中,二氧化氮會互相結合產生無色的四氧化二氮(N2O4)氣體,瓶內的顏色會逐漸變淡,反應式為:

當溫度下降至某溫度,且保持恆定,一段時間後玻璃瓶內的顏色便不再改變。 關於顏色不再改變時反應速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且速率為0
(B)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且速率不為0
(C)正反應速率不等於逆反應速率,且兩速率均不為0
(D)正反應速率不等於逆反應速率,且其中一速率為0



12(C).
X


12. 老師選用基因型皆為Aa的雄、雌長翅果蠅進行交配,並要求學生觀察 1000 隻第一子代果蠅的表現型與數量。已知小坪僅觀察到4隻長翅果蠅及6隻短翅果蠅 後,就直接推測其結果如表(二)。老師在小坪的紀錄本寫下:「理論上子代數量 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比例。」根據上述資訊,老師寫下該評語是因為理論上第 一子代預測比例較可能為何?


(A)應全為長翅
(B)應全為短翅
(C)長翅與短翅的比例應約為1:3
(D)長翅與短翅的比例應約為3:1



13(C).
X


13. 如圖(九),將銅線製成的兩相同螺線形線圈 (螺線管),分別與相同的檢流計連接,另取 兩個相同的磁鐵,一個N極向上,一個N極 向下,放在離線圈上端高度20 cm處,由靜 止自由掉落通過線圈,觀察磁鐵剛進入線圈 時,甲、乙兩檢流計所測得的感應電流方向 及大小,下列何者最合理?
(A)
(B)
(C)
(D)



14(D).
X


14. 圖(十)為某河川鯰魚族群在甲、乙、丙、丁不同時期 數量變化的情形,下列何者最能說明甲、乙、丙、丁的變化情形?


(A)甲:出生+遷入<死亡+遷出
(B)乙:出生+遷入>死亡+遷出
(C)丙:出生+死亡>遷入+遷出
(D)丁:出生+死亡<遷入+遷出



15(C).
X


15. 圖(十一)為北半球某處地面附近的等壓線示意圖,曲線為等壓線,關於利用圖中資訊所做的推論,下列何者最合理?


(A)圖中等壓線密集處的氣壓值比稀疏處高
(B)圖中標示1020的該條等壓線,為氣壓最高的位置
(C)若再有一條等壓線的數值,即可判斷此地大致溫度
(D)若再有一條等壓線的數值,即可判斷此地大致風向



16(D).
X


16. 圖(十二)為汽車上測量輪胎某項物理量的裝置, 圖中的 psi為其中數值的單位。此單位可表示為 ,其中磅力為力的單位,英寸為長度 的單位。根據上述資訊,此項裝置的功能最可能為量測 汽車輪胎的哪一項物理量?
(A)每秒轉動次數
(B)胎內的氣體壓力
(C)施於地面的推力
(D)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17(C).
X


17. 牙齒酸蝕是指酸性物質會使牙齒外層的琺瑯質 軟化,而容易損耗。小涵進行實驗一,探討不同pH值與牙齒酸蝕後重量減少的關係。他選用形狀大小很相近的豬牙齒,分別浸泡不同濃度的鹽酸數日,實驗一的結果如表(三)。
小涵又進行實驗二,取形狀大小很相近的豬牙齒,分別浸泡在pH值介於2~4之 間的甲、乙、丙三杯飲料中數日,發現牙齒重量減少百分比為丙<甲<乙。若 實驗二只考慮pH值的影響,則依實驗一的結果,關於甲、乙、丙三杯飲料的推 測,下列何者最合理?

(A)乙杯最酸,其pH值最大
(B)乙杯最酸,其pH值最小
(C)丙杯最酸,其pH值最大
(D)丙杯最酸,其pH值最小


18(A).
X


18. 以下為某篇關於重力波的報導: 根據上述資訊,下列有關重力波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與水波一樣都屬於力學波
(B)與電磁波一樣都屬於力學波
(C)與光波一樣都不屬於力學波
(D)與超聲波一樣都不屬於力學波



19(D).
X


19. 已知甲~丁四者均為純物質,其所含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如表(四)。表中哪些物質不可能是有機化合物? (原子量:C=12、H=1、O=16)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20(B).
X


20. 已知刺絲胞動物皆生活在水中。小花看到某網友提到:「所有刺絲胞動物 都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海月水母就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刺絲胞動物」, 若小花想驗證「所有刺絲胞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這句話是否成立,則下列 何種方法最能達到此目的?
(A)從海洋中找到海月水母
(B)從海月水母身上找到刺絲胞
(C)從淡水中找到一種刺絲胞動物
(D)從海洋中找到很多種刺絲胞動物


21(C).
X


21. 以下為某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花圃內,種植甲、乙、丙三種不同品牌薄荷種子的步驟:
1. 在花圃內畫設L、L、L三條種植的路線。 
2. 分別平均在路線L灑上甲種子、路線L灑上乙種子、路線L灑上丙種子。 
3. 每天在三條路線上以相同灌溉方式補充土壤的水分。 
4. 一週後,記錄三條路線上發芽的種子數。
表(五)為學生記錄此實驗的相關數據,若三條路線的生長環境都相同,根據此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甲、乙兩品牌的發芽比例相等
(B)乙、丙兩品牌的發芽比例相等
(C)甲品牌比乙、丙品牌容易發芽
(D)丙品牌比甲、乙品牌不容易發芽


22(A).
X


22. 小書與小花將某株被子植物莖部的形成層外圍構造剔除,發現此株植物逐漸因根部無法獲得養分而死亡,以下為兩人對此株植物的推論:
小書:此株植物較可能為雙子葉植物。
小花:此株植物較可能為單子葉植物。
下列對兩人推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人均合理
(B)兩人均不合理
(C)只有小書合理
(D)只有小花合理


23(D).
X


23. 某篇關於氫應用的報導說明如下:「金屬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封藏於岩石礦物 中,可利用氫和氧易起反應的特性,將氧從礦物中移除,留下可用的純金屬和 水。」關於上述畫線處提及的反應,下列說明何者最合理?
(A)因為氫被氧化,所以是氧化還原反應
(B)因為礦物被氧化,所以是氧化還原反應
(C)因為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所以是酸鹼中和反應
(D)因為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所以是酸鹼中和反應


24(B).
X


24. 阿華在赤道某處地面透過儀器觀測太陽,兩 日內地面上可見太陽明亮面積的百分比變化如圖(十三)。已知觀測期間天氣晴朗無雲, 則下列有關第二日9時至12時之間所見的現象敘述,何者最合理?
(A)當日應該是農曆十五
(B)當日白天長度是一年中最短的
(C)此現象是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所造成
(D)此現象是阿華隨地球自轉進入夜晚所造成



25(C).
X


25. 圖(十四)為 兩種岩類的照片及說明, 為一種作用。 的碎屑物質經過長時間的 後,會成為 。下列有關 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 為變質岩, 為沉積岩
(B) 為火成岩,  為火成岩
(C) :高溫與高壓作用,岩石成分與結構發生變化
(D) :壓密與膠結作用,碎屑顆粒緊密膠結在一起



26(C).
X


26. 將一顆裝在絕緣支架的不帶電金屬球,以感應起電的方式使金屬球 帶正電,如圖(十五)。若接著再以手輕觸金屬球使其接地後,金屬 球的帶電情形及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不帶電,因地球的電子經由手流向金屬球
(B)不帶電,因金屬球的正電荷經由手流至地球
(C)帶正電,因感應起電後再接地,金屬球的電性不受影響
(D)帶負電,因地球的電子經由手流向金屬球,使金屬球內負電荷總數多於正電荷



27(C).
X


27. 在一大氣壓下,將一塊質量100 g的冰塊置於燒杯 中,以穩定熱源均勻加熱,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 關係如圖(十六)。根據此圖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 T1的數值為0
(B) t1可以表示冰塊的熔點
(C)當時間大於t2,燒杯中的水只會以氣態存在
(D)在t1~t2期間,燒杯中的水是以固體與氣體共存的狀態



28(C).
X


28. 美環將兩種不同的天氣系統分為甲、乙類,並舉例說明,如表(六)所示。但他的舉例有錯誤,應更正為下列何者才合理?


(A)颱風移到乙類,另外兩者不變
(B)太平洋暖氣團移到乙類,另外兩者不變
(C)颱風移到乙類,蒙古大陸冷氣團移到甲類
(D)颱風與太平洋暖氣團移到乙類,蒙古大陸冷氣團移到甲類



29(C).
X


29. 在自來水中加入氯氣雖然可以消毒,但氯氣可能會進一步反應產生致癌物。下列實驗,想知道將自來水靜置一段時間或加熱能否降低餘氯量,實驗結果如表(七)和表(八): 依據表中結果判斷,下列說明何者最合理?
(A)僅由表(七)的結果,可以判斷溫度高低與能否降低餘氯量有關
(B)僅由表(八)的結果,可以判斷靜置時間長短與能否降低餘氯量有關
(C)由表(七)結果可以做出在10℃時,餘氯量也會隨靜置時間增加而下降的結論
(D)以表(七)數據做為參照,可使用表(八)的結果來判斷加熱能否降低餘氯量



30(C).
X


30. 青蛙的染色體有13對,其中1對為性染色體。在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雌蛙卵巢 內經減數分裂後的卵子,應有幾條性染色體?
(A) 1條
(B) 2條
(C) 13條
(D) 26條


31(B).
X


31. 小茵居住在臺灣,圖(十七)為他就讀學校的教室平面 圖。小茵發現每日正午時,陽光從窗戶照射進教室內的範圍會變化,圖中白色區域為某日受到正午陽光直接照射到的範圍。之後他連續二個月每天觀察,發現正午陽光直接照射到的範圍,從第1排逐漸擴大至第3排, 再逐漸縮至第2排。推測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小茵觀察 的時間區間?


(A)春分前至春分後
(B)夏至前至夏至後
(C)秋分前至秋分後
(D)冬至前至冬至後



32(B).
X


32. 上述「……」所指的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該游泳池池水的密度
(B)加拿大人尿液的平均密度
(C)該游泳池含有安賽蜜的總質量
(D)加拿大人尿液中安賽蜜的平均濃度



33(B).
X


33. 圖(十八)為人體的泌尿系統和其所連接血管的示意圖,其 中乙血管中的氧氣含量比甲血管多。有關丙器官的生理功能及血液進出丙的路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形成尿素,甲→丙→乙
(B)形成尿素,乙→丙→甲
(C)形成尿液,甲→丙→乙
(D)形成尿液,乙→丙→甲



34(C).
X


34. 將圖(十九)甲、乙、丙、丁四個不同材質的實心正立方體分別放入1 L水中, 水的密度為1.0 g/cm3 。已知四種物體皆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且不吸水也不 溶於水,則根據表(九)判斷,靜止平衡後,哪一個物體在液面下的體積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35(A).
X


35. 圖(二十)為某小島發生一次規模為M、震央震度為5弱的震度分布圖,甲、乙、丙為測站位置。表(十)為小方整理這些測站在不同次地震得到的資訊,其中只有 一次是圖(二十)地震的資訊。根據上述資訊,M的值或範圍應為下列何者?


(A) M=5.2
(B) 5.2<M<6.1
(C) M=6.1
(D) M>6.1 。



36(A).
X


36. 已知下列各選項的示意圖,表示由透鏡主軸上P點發射的光線,經過透鏡後的 偏折情形,則哪一個選項中透鏡的焦距最可能為10 cm?
(A)
(B)
(C)
(D)



37(D).
X


37. 已知甲、乙兩種不同的金屬元素分別與同濃度的鹽酸反應,反應後只會產生氫氣與金屬的氯化物。取甲金屬24.3 g與鹽酸反應,另取乙金屬65.4 g與鹽酸反應,兩個反應的金屬都完全耗盡,且產生的氫氣質量均為2.0 g,則比較兩個反應的反應物與產物的質量,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38(C).
X


38. 如圖(二十一),在無摩擦力的水平面靜置一個質量為 M的木塊,今以水平外力F推動此木塊,使其沿力的 方向移動S的距離,外力對木塊所作的功完全轉換為 木塊的動能。小明與小華想要讓木塊獲得的動能變 為原本的2倍,他們分別提出以下策略:
兩人的策略是否合理?
(A)兩人皆合理
(B)只有小明合理
(C)只有小華合理
(D)兩人皆不合理



39(C).

39. 小美在植物圖鑑中看到杜鵑花科(Ericaceae)中的金毛杜鵑(Rhododendron oldhamii) 後,若想要依學名搜尋與此植物同屬但不同物種的植物,則下列何種查詢方式 最能達到他的目的?
(A)學名第一個字為Ericaceae的植物
(B)學名第二個字為oldhamii的植物
(C)學名第一個字為Rhododendron的植物
(D)學名為Rhododendron oldhamii的植物


40(C).
X


40. 下列哪一實驗裝置圖最適合用來表示以直流電源在鐵片上鍍銅?
(A)
(B)
(C)
(D)



41(B).
X


41. 某工廠進行原料加工的製程如表(十一)。 當開始加工時,此原料中酵素X會持續 催化原料中物質甲轉變成物質乙,但超 過75℃後就無法再有催化的功能。若僅 考慮酵素X的作用,這段加工製程中,哪 兩時間點所含物質乙的量最相近?
(A) 10:00 和 10:10
(B) 10:15 和 10:25
(C) 10:25 和 10:45
(D) 10:50 和 11:00


42(C).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2~43題
食蛇龜目前在臺灣為保育 類動物,過去由於中國市場的需求,食蛇龜被暗地裡大量運往中國而使野外的數量下降。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環境的穩定,會評估生物的滅絕風險。圖(二十二)為IUCN評估物種滅絕風險的簡略流程, 目前食蛇龜被歸類為(EN)物種。 
664b023ddc80d.jpg

【題組】42. 根據本文,過去食蛇龜曾面臨下列何種問題?
(A)棲地破壞
(B)環境汙染
(C)過度捕捉
(D)外來種引入


43(C).
X


【題組】43. 根據本文,關於食蛇龜在IUCN的分類,下列何者最合理?
(A)屬於滅絕物種
(B)屬於低風險物種
(C)屬於未做評估物種
(D)屬於生存受脅物種


44(C).
X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4~45題
       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水力、地熱、生質能等種類,具有溫室氣體排 放量低等環境友善優勢,發展再生能源已成為國際趨勢。圖(二十三)為某國2020年的發電方式比例圖,表(十二)為燃煤電廠與燃氣電廠的空氣汙染物排放比較。
       該國政府希望未來以能源轉型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廢除核能使用、逐年增加再生能源比例,並將燃煤發電改採燃氣發電為主,兼顧用電需求與環境保護。664b029b8d6f5.jpg664b02b2229ce.jpg

【題組】

44. 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最符合該國政府對未來發電方式的期望?
(A)
(B)
(C)
(D)



45(C).
X


【題組】45. 根據本文,將燃煤發電改採燃氣發電為主,可達到下列何種目的?
(A)減少每發一度電時所需耗費的金錢
(B)減少每發一度電時空氣汙染物的排放
(C)增加再生能源在整體能源使用的比例
(D)增加每發一度電時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


46(A).
X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6~48題
       「冷氣時」為當年氣溫超過28℃之時數的累積,統計顯示住宅中用電最多的家電為冷氣機,因此訂定冷氣時可以用於了解住宅用電,一般認為冷氣時會 影響住宅用電多寡,冷氣時增加會使住宅用電增加,減少則使住宅用電減少。 圖(二十四)為臺灣2017~2021年各年度的「住宅用電」與「冷氣時」,此處冷氣 時數據為臺灣各地之平均值。而2020年起因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民眾居家時間變長,致使住宅用電明顯成長。664b036888ab6.jpg

【題組】46. 根據圖(二十四),2021年的「住宅用電」可表示為下列何者?
(A) 2.235 × 1010
(B) 2.235 × 1011
(C) 5.2729 × 1011
(D) 5.2729 × 1012


47(C).
X


【題組】47. 文中提及「一般認為冷氣時會影響住宅用電多寡,冷氣時增加會使住宅用電增加,減少則使住宅用電減少」,下列哪一項數據最符合上述引號中的說法?
(A) 2017~2018年冷氣時與住宅用電的變化情形
(B) 2020~2021年冷氣時與住宅用電的變化情形
(C)這五年中,冷氣時最低年分與住宅用電最低年分,兩者的對應關係
(D)這五年中,冷氣時最高年分與住宅用電最高年分,兩者的對應關係


48(D).
X


【題組】48. 文中「冷氣時」選擇以超過28℃的時數計算,其原因可能與下列何者最相關?
(A) 28℃為臺灣的平均氣溫
(B)氣溫28℃時冷氣機最耗電
(C) 28℃以上的氣溫,會讓多數民眾選擇開冷氣機
(D)冷氣機設定為28℃時,冷房效果最佳最為省電


49(C).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9~50題
       工業革命後,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逐漸增加。 圖(二十五)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圖中的濃度出現週期性的變化。
664b03ce4432d.jpg
       在秋、冬季節,樹葉落到地面腐爛,並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回大氣中。在春、夏季節,植物生長並進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反應式如下:
664b03eb0cd2a.jpg
       因此與秋、冬季節相比,春、夏兩季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可能會略有上升,而 二氧化碳濃度會下降。受季節的影響,二氧化碳濃度大約會增減5~10 ppm,使 二氧化碳濃度出現2~3%的週期性變化,而氧氣的濃度也會有週期性變化。

【題組】49. 圖(二十五)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資料,整張圖所呈現的時間範圍約為多久?
(A) 5個星期
(B) 5個月
(C) 5年
(D) 50年


50(C).

【題組】50. 文末提及「氧氣的濃度也會有週期性變化」,其變化百分比與理由,下列何者最合理?
(A)因CO2的分子量大於O2,故O2的變化百分比會比2~3%要小很多
(B)因CO2的分子量大於O2,故O2的變化百分比會比2~3%要大很多
(C)因大氣中O2的濃度比CO2高得多,故O2的變化百分比會比2~3%要小很多
(D)因大氣中O2的濃度比CO2高得多,故O2的變化百分比會比2~3%要大很多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國中教育會考:自然#119888-阿摩線上測驗

1000060375865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