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100
(1 分3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民法與刑法難度:(26~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39. 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五年以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稱為:
(A)連續犯
(B) 累犯
(C)虞犯
(D)牽連犯


2(D).

甲、乙共同行竊,甲負責把風,乙進入室內竊取財務,對乙而言,甲為:
(A)從犯
(B)教唆犯
(C)牽連犯
(D)共同正犯


3(C).

23請選出下列之情形得主張正當防衛者:
(A)甲與乙相約決鬥
(B)甲偷乙之機車,乙沒追到,第二天乙發現甲,將其打傷奪回機車
(C)甲欲強吻乙,乙用力將甲推開跌倒
(D)警察強制驅離示威群眾,乙拾起地上石塊打傷警察


4(A).

甲因竊案在警局作筆錄,因甲向來認為自己的同性戀行為是犯罪行為,而向警方「自首」,但同性戀行為非刑法處罰的行為,警察認為這部分無觸法之虞,此見解係基於何種原則?
(A) 罪刑法定原則
(B) 從新從輕原則
(C) 不溯及既往原則
(D) 比例原則


5(C).

434.哪一種法律規定人民不可以犯罪,如果犯罪就要接受處罰?
(A)憲法
(B)民法
(C)刑法
(D)社會福利法。


6(C).

447.依照我國刑法規定,下列哪一個人如果犯罪了就必頇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A)十二歲的志明
(B)十六歲的家華
(C)十八歲的志成
(D)十四歲的佳琪。


7(D).

453.刑法是規定哪些事項的法律? (甲)身分(乙)財產(丙)私人關係(丁)犯罪(戊)刑罰
(A)甲乙
(B)乙丙
(C)丙戊
(D)丁戊。


8(B).

460.觸犯國家刑事法的規定會構成何種行為?
(A)侵權行為
(B)犯罪行為
(C)債務不履行行為
(D)反常行為。


9(B).

525.甲故意將乙手臂砍斷,致乙右手喪失機能,甲犯:
(A)輕傷害罪
(B)重傷害罪
(C)過失傷害罪
(D)毀損罪 。


10(C).

1463.公務員收取回扣行為所犯的罪是:
(A) 強盜罪
(B)詐欺取財罪
(C)公務員圖利罪
(D) 侵占罪


11(D).

1466.刑法第一條規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此規定乃何種原則之例?
(A)不告不理
(B)一事不二罰原則
(C)無罪推定原則
(D)罪刑法定原則


12(D).

1586.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10條第5項所稱之「性交」?
(A)以性器進入他人之肛門
(B)以手指頭進入他人之肛門
(C)以性器進入他人之口腔
(D)以手指頭進入他人之口腔。


13(A).

1701.行為人之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其行為不罰
(B)其行為得免除其刑
(C)其行為得減輕其刑
(D)其行為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14(A).

6 甲、乙上山一同獵捕山豬,甲昏暗中,一時不慎將跪在地上綁鞋帶的乙誤認為山豬而射擊之,乙中彈死亡。 甲成立何罪?
(A)過失致死罪
(B)傷害致死罪
(C)毀損未遂罪
(D)故意殺人既遂罪


15(D).

34 監獄管理員甲戒護受刑人乙就醫,一時疏於注意,導致乙逃脫其控制範圍。甲之刑事責任為何?
(A)幫助脫逃罪
(B)故意縱放人犯罪
(C)湮滅證據罪
(D)過失致人犯脫逃罪


16(B).

46 甲因覬覦其友人 A 持有之高價手機,遂向 A 恫稱如不交付該手機,將對其 A 之女兒不利,A 因心生畏懼 而交付該手機予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詐欺取財罪
(B)恐嚇取財罪
(C)搶奪罪
(D)竊盜罪


17(D).

18 依刑事訴訟法規定,警察逮捕通緝犯之行為,不罰。下列何者為其理由?
(A)正當防衛
(B)緊急避難
(C)得被害人承諾
(D)依法令之行為


18(D).

27 書記官甲承法官之命查封債務人乙不動產之際,乙推倒甲橫加阻攔,不讓甲進行查封。乙成立何罪?
(A)不成立犯罪
(B)刑法第 139 條除去查封標示罪
(C)刑法第 138 條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文書罪
(D)刑法第 135 條妨害公務罪


19(A).

36 甲未告知女友 A,即趁其睡覺之際,持手機拍攝 A 女全身赤裸照片。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315 條之 1 竊錄他人隱私部位罪
(B)刑法第 235 條散布猥褻影像罪
(C)刑法第 234 條公然猥褻罪
(D)刑法第 224 條強制猥褻罪


20(A).

49 甲、乙同住,兩人發生衝突。甲萌生殺意,便在開水瓶下毒,翌日乙飲用開水後即身亡。甲成立何罪?
(A)殺人既遂罪
(B)殺人未遂罪
(C)投放毒物妨害公眾飲水罪
(D)過失致人於死罪


21(D).

11 甲身著警察制服,自稱為 A 警官,向被害人乙佯稱其郵局帳戶遭歹徒作為犯罪之用須受監管,乙 因而將帳戶中款項領出交給甲。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149 條之妨害秩序罪
(B)刑法第 135 條之妨害公務罪
(C)刑法第 211 條之偽造公文書罪
(D)刑法第 339 條之 4 第 1 項第 1 款之加重詐欺取財罪


22(C).

31 煽惑他人為下列何種行為,不成立刑法第 153 條之煽惑他人犯罪罪?
(A)殺害警察
(B)對警察局放火
(C)看到警察不敬禮
(D)竊取警察局之財物


23(A).

45 甲掌握乙公司非法傾倒廢棄物之事證,要求封口費新臺幣 30 萬元,否則將告發,乙擔心己恐遭追訴, 只好花錢消災。甲成立何罪?
(A)恐嚇取財罪
(B)強盜取財罪
(C)竊盜罪
(D)侵占罪


24(A).

31 警察甲之女友乙欲參加某政治集會,甲擔心影響自己前途,不想讓乙與會,遂於乙出發前把大門上鎖,使 乙於集會當時無法離開家中。有關甲之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 302 條非法剝奪行動自由罪
(B)甲成立刑法第 152 條阻止合法之集會罪
(C)甲成立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安罪
(D)甲成立刑法第 294 條有義務之遺棄罪


25(D).

49 甲經過汽車旅館,偶見公司主管乙之車從汽車旅館駛出,乃利用變音器致電乙,佯稱手握乙外遇證據,並指出何日何時自何汽車旅館出入,要求匯款10萬元,否則將公諸於世。乙驚恐,立刻匯款。關於甲之行為,下列何者正確?
(A)成立偽造文書罪
(B)成立搶奪罪
(C)成立竊拍竊錄罪
(D)成立恐嚇取財罪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民法與刑法難度:(26~50)-阿摩線上測驗

stac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