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100
(3 分4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難度:(226~2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說文解字》將「教」字解為「上所施,下所效」,這句話強調何種原理?
(A)教學創新
(B)學習模仿
(C)發問過程
(D)教學成效


2(C).

26.教師進行班級教學經營時常涉及教學評量的問題,而「雙向細目表」常常是編製測驗的參考架構。請問「雙向細目表」除「教材內容」此一向度之外,另一向度為何?
(A)課程綱要
(B)教學進度
(C)教學目標
(D)評量方式


3(A).

13.期末考的成績揭曉,小新的物理考了68分,班上35位學生中,70分以上的有28位。對於小新成績的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恰當?
(A)小新的物理比班上多數同學差
(B)小新的物理老師教得不好
(C)小新學習物理的方法不對
(D)小新在物理方面的能力不太好


4(A).

12.至美國中美術競賽的五位評審決定,每位評審對每一作品獨立評分,接著將五位評審的最高分及最低分兩個分數去除,再以剩餘三個分數的平均數作為每一件作品的分數。下列何者是這種評分方式的優點?
(A)提高信度
(B)降低難度
(C)提供內容效度
(D)降低樣本倚賴特性


5(D).

32.甲生在一份數學標準化成就測驗上得40分,而乙生則在另一份數學標準化成就測驗上得80分。下列有關甲乙二生程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生程度高於乙生
(B)乙生程度高於甲生
(C)甲乙二生程度相同
(D)與常模比較後方知


6(D).

19.為激發學生創造思考能力,教師鼓勵小組成員盡量提出意見,並對各種意見先不作 批評。這是下列哪一種討論技巧的應用?
(A)拼圖法
(B)菲立普66
(C)辯論比賽
(D)腦力激盪法


7(C).

8.針對新興議題,如資訊、性別、環境等,《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建議採取何種原則處理?
(A)外加原則;
(B)漸進原則;
(C)融入原則;
(D)彈性原則。


8(A).

20.下列哪一項敘述,較接近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的主張?
(A)課程要能提高學生學科能力,追求卓越
(B)課程要能引導學生問題解決和科學性探索的能力
(C)課程應該強調博雅的通識課程,培養全人的教育
(D)課程應該引導學生批判社會議題,透過學校教育改革社會


9(B).

25.創造思考教學的程序包括五個重要的步驟:甲、評估各類構想,乙、選擇適當問題,丙、組成腦力激盪小組,丁、進行腦力激盪,戊、說明應該遵守規則。其正確實施順序為下列何者?
(A)甲丙丁戊乙
(B)乙丙戊丁甲
(C)丙以丁甲戊
(D)丁戊甲丙乙


10(C).

18.校外的課程專家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針對學校課程的問題,提供定期的回饋與建議,以引導課程持續改進的方向。下列何者最符合上述的做法?
(A)目標本位評鑑
(B)結果本位評鑑
(C)形成性課程評鑑
(D)總結性課程評鑑


11(C).

25.班級家長會為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出「本次段考前三名同學每人可獲500元獎金」。此一作法最有可能造成下列何種效應?
(A)會建立精熟的學習目標
(B)會傳達自我精進的觀念
(C)會造成班內同學的競爭
(D)會樹立努力與追求進步的學習楷模


12(B).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的順序安排,何者正確?
(A)準備活動→統整活動→發展活動
(B)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
(C)準備活動→綜合活動→統整活動
(D)發展活動→統整活動→綜合活動


13(D).

王老師問:「每一個人都可以隨便打人、偷竊或說謊嗎?」。請問,下列哪一種學生 的反應屬於「自律」?
(A)因為我不喜歡,所以不可以
(B)老師說不可以,所以不可以
(C)這麼做是違反校規的,所以不可以
(D)這麼做會侵犯與傷害別人,所以不可以


14(B).

28. 李老師自編了一份數學測驗,發現信度不高。下列哪一種作法可以提升測驗的信度?
(A)找同質性高的學生來施測
(B)刪減鑑別度小於0的試題
(C)刪除答對率等於0.5的試題
(D)刪減試題降低學生答題負擔


15(C).

17.英文課要複習現在式、過去式及未來式。教師讓每六位學生組成一小組,要求 1 號與2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現在式」,3 號與 4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過去式」,5 號與6 號同學共同負責精熟「未來式」;之後,再教導另外 4 人。請問,此一作法較符合哪一種合作學習策略?
(A)共同學習法
(B)配對學習法
(C)拼圖法簡式
(D)團體探究法


16(B).

21.蘇老師在編製段考考卷時,會特別關注每個單元的題數比例是否合適,以及六個認知 領域教學目標的題數比例是否恰當。蘇老師的考量有助於提高段考考卷的何種效度?
(A)表面效度
(B)內容效度
(C)聚斂效度
(D)效標關聯效度


17(B).

25.心心中學的數學領域教師採用「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進行課程與 教學的改革。他們首先改變班級孩子的座位方式。由一排排面對教師的座位方式,改為「ㄇ」字形的座位,方便孩子隨時互相討論,進行四到六人的小組合作學習。上課當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思考,帶出學習問題;再透過小組討論,了解學生思考方向與不同的解題方式,並不時請學生將小組的思考或不同的解題方式與全班分享。教師在「學習共同體」中,不再是傳達知識的中心,而是知識的「媒介」。因此,教師站在學生的同一平面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環。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改變是屬於課程改革實施的五個層面中的哪一層面?
(A)教材改變
(B)角色改變
(C)價值內化
(D)組織改變


18(B).

20.王老師在進行班規說明時,要求班上同學當學校或班級的設施、公物遭到破壞時,應 儘速向導師或學校反應,以及時矯正問題,避免情況惡化,這是源自下列何種理論。
(A)玻璃天花板理論
(B)破窗理論
(C)衣櫃理論
(D)漣漪理論


19(D).

1.吳老師設計了一套素養導向的反霸凌課程。下列有關反霸凌課程目標面向的對應,何者正確?
(A)培養學生對人性尊嚴的重視,屬於知識面向
(B)理解同學為什麼會被霸凌的原因,屬於態度面向
(C)培養學生扶助弱勢同學的責任心,屬於知識面向
(D)使用溝通策略終止霸凌者的行為,屬於技能面向


20(B).

4.陸老師在教導七年級數學「質因數分解」主題之前,先喚起學生在國小時學習因數的舊經驗後,再進行該主題的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式符合下列哪一項學習原則?
(A)自動原則
(B)準備原則
(C)熟練原則
(D)時近原則


21(A).

5.方老師這學期想嘗試讓學生有更多「做中學」的體驗。下列有關「做中學」的目的,何者較不適切?
(A)提高學生的外在學習動機
(B)提供學生活用知識的機會
(C)增加知識、技能與態度並重的學習情境
(D)改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問題


22(B).

16. 韓老師在課堂與學生討論時,為釐清小麗所講的內容,下列老師的提問,何者較為適切?
(A)你的答案很好,再想想有沒有別的可能答案?
(B)你可以試著舉一個例子,來補充你的答案嗎?
(C)你答非所問,請再仔細思考題目並重新回答。
(D)你的答案和我不一樣,猜猜我的答案是什麼?


23(B).

10.下列何者為合理的探究式教學步驟?
 甲、提出可探究問題
 乙、反思並發現新問題
 丙、設計並執行探究活動
 丁、分析數據並形成解釋
(A)甲-丁-丙-乙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24(D).

2.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協助,而且協助隨著學生的進步程度而逐漸減少,最後 由學生獨力完成。其作法較符合下列何種概念?
(A)合作學習
(B)協同教學
(C)示範教學
(D)鷹架教學


25(B).

18.學校新開發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包含教材與教學策略,須經由學校課程評鑑小組 審議,並給予回饋意見。請問此作法符合下列何者?
(A)課程規劃之評鑑,外部評鑑
(B)課程設計之評鑑,內部評鑑
(C)課程實施之評鑑,內部評鑑
(D)課程效果之評鑑,外部評鑑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難度:(226~250)-阿摩線上測驗

鄭宇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