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平時練習要快狠準,考試才有足夠時間重複檢查
12
(40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有疑問
X


若借用韋伯(Max Weber)的社會權力與權威(social power and authority)概念,從人類社會與文化演進的歷史,來解析教育的促進社會統合功能,則下列哪一敘述最正確﹖
(A)強調「文人」權威(cultivated man authority)的社會,重視理性與科層體制權威,藉由教育培養人民對特殊領袖人物的崇拜。
(B)強調專家權威(the expert authority)的社會,重視理性與科層體制權威(rational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y),藉由教育培育各類專家人才。
(C)強調「精神感召」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的社會,重視傳統習俗與傳統認可的權威,藉由特殊的考試制度(如中國的科舉)或特殊的學校(如英國的公學),培育各類專家人才。
(D)強調專家權威的現代社會,對於教師因個人魅力所形成的「精神感召」權威,應該加以抑制,以免挑戰校長的領導地位,或破壞校園的民主與和諧。


2(D).有疑問
X


20.下列那一位學者提出B=f(P,E)數學函數來描述組織行為?
(A)勒溫(Lewin,K.)
(B)賽門(Simon,H.A.)
(C)克特(Likert,R.)
(D)韋伯(Weber,M.)


3(D).有疑問
X


根據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總綱的內容所示,為落實選修機制,各校應該要採取各項相關措施,下列何者為非?
(A)每學期開設選修科目之學分數,以各學期規定選修學分數的1.5倍為原則
(B)各校應訂定期程表漸進取消固定班級授課制,並積極開設選修課程
(C)各校可依地區特性開設地方文史與藝術等相關選修科目
(D)各校可視教學空間與設備設施狀況,突破班級單元教學限制


4(D).有疑問
X


針對學校正式課程與各處室的非正式活動課程,進行選擇、調整與創造,這種努力可以稱之為下列何種行動?
(A)課程研究
(B)課程評鑑
(C)方案設計
(D)課程實施


5(D).有疑問
X


下述哪一課程方案強調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的必要性,而且教師須在教室情境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將「課程」視為有待教師於教室情境 中加以考驗的「研究假設」?
(A)「八年研究」 ( Eight-Year Study)
(B)「人文課程方案」 (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
(C)「人的研究」 (Man: A Course of Study)
(D)「國定課程」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6(D).有疑問
X


蓋聶提出學習條件論,假設五種學習成果,有關其學習理論何者正確?
(A)學習者的家庭背景影響其學習成果
(B)設計課程時最重要的因素為學習成果
(C)不同的學習成果,需要不同的學習條件
(D)可以把不同的學習條件視為不同的表現目標


7(D).有疑問
X


60. 標準參照評量是用以確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與技能的程度,亦即學生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所以是比較容易能夠達到下列哪一種評量類型的目的?
(A)形成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安置性評量
(D)以上皆非


8(D).有疑問
X


90. 進行創造思考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改造書包,首先將其特徵詳細列出來,再改善其不適當的部分。這是屬於下列何者?
(A)類比法
(B)屬性列舉法
(C)腦力激盪法
(D)型態綜合思考術


9(D).有疑問
X


在教師休息室中,
王老師感嘆:「現在學生成天追逐偶像團體,什麼少女時代啦!瘋馬秀啦!真是一點文化涵養都沒有。政府應該請專家精編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的藝術、文學、音樂…等文化中的精華讀本,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李老師反駁說:「拜託!憑什麼你說聽歌劇、聽國樂,就有文化涵養?聽少女時代、偶像團體演唱,看瘋馬秀就不是文化了?只要年輕人喜歡,你管那麼多幹嘛!」
陳老師對兩位老師的意見很不以為然:「不管是經典文學、藝術、音樂,或是偶像團體或流行文化,都不必刻意排斥,重點在於你如何讓學生分辨這些文化現象背後的意識型態,而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判斷力就好了。」請問這三位老師的爭論是基於以下哪三種教育哲學而引起的爭論?
(A)永恆主義(perennial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和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B)精粹主義(essenti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和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C)精粹主義(essentialism)、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和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D)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和人文主義(humanism)。

10(D).有疑問
X


分析哲學家對於概念、語句、命題的明確意義及邏輯關係作了非常清楚的分析以後,對於課程決定有以下的哪種功能?
(A)有助於決定課程中所應包括的科目
(B)能指出課程目標間的關係
(C)可以有利於課程評鑑
(D)可以使課程含括所有的知識形式。


11(D).有疑問
X


下列何者不為Johnson 夫婦建立教室社群所描述的3Cs?
(A)公民價值(civic values)
(B)社區(community)
(C)創造力(creativity)
(D)建設性衝突解決(constru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12(D).有疑問

47.立中與小竹二位師資生畢業後,分別到了自己理想的國中任教,然而二人都面臨家長對學生學業成績高度 要求的壓力。立中為了達到家長對成绩的要求,將考試納為教學主軸;小竹則不改初衷,一方面同理家長 的心情,另方面觀察到班上多數學生對唱歌極具潛 能,因而推動一人一技能的體驗學習。若從認知的觀 點來看,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立中與小竹的作法都是一種同化(assimilation)
(B)立中選擇同化(assimilation),小竹選擇調適 (accommodation)
(C)立中與小竹的作法都是一種調適(accoiiraiodation)
(D)立中選擇調適(accommodation),小竹選擇同化 (assimi1ation)


13(D).有疑問
X


60.台灣近年盛行「讀經教育」,倡議者認為藉由經典閱讀可以奠定學生紮實的知識基礎並潛移默化地陶冶人格。 此種觀點與下列哪個教育學者接近?
(A)李歐塔(Lyotard)
(B)赫欽斯(Hutchins)
(C)杜威(Dewey)
(D)盧梭(Rousseau)


14(D).有疑問
X


35.「由一群志同道合的高中教師所組成,持有共同的信念、願景或目標,為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努力不懈地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此作法稱之為何?
(A)教師發展評鑑
(B)教師互助社團
(C)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D)課程發展小組。


15(D).有疑問
X


66.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批評流行文化存在著「模仿」、「標準化」與「大量製造」等弊病,故以何種概念 來統稱此種欺瞞大眾的資本運作機制?
(A)資本再生產
(B)福特主義
(C)文化工業
(D)後工業主義


16(D).有疑問

10.有關奧蘇貝爾(D. Ausubel)的接受式學習理論,下列何者錯誤?
(A)心智如同訊息處理與貯存系統
(B)學習任務對學習者要具有潛在的意義
(C)前導組織是用來強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D)歸納的教學方式優於演繹的教學方式


17(D).有疑問
X


20. 依照哪一種課程的基本假設,任何教材皆可以某種合理形式,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學生?
(A)核心課程
(B)螺旋式課程
(C)合科課程
(D)相關課程


18(D).有疑問

38. 以下班級經營的情境:「適應不同狀況,並隨時能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符合當時情 境的需求」。請問大部份的教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會採用哪一種技巧,來進行其班 級經營活動?
(A) 敏銳洞察的技巧
(B) 情緒控制的技巧
(C) 人際關係的技巧
(D) 角色轉換的技巧


19(D).有疑問
X


10. 請問教育行政倫理制度化以專業為主軸要強化的行動為何?
(A) 堅毅挺進
(B) 社會互動
(C) 正義
(D) 關懷


20(D).有疑問
X


11. 請問下列何者所指的是教育行政領導人的心流?
(A) 貫徹目標的意志
(B) 挑戰困難的意志
(C) 社群發展的意志
(D) 對話整合的意志


21(D).有疑問
X


4. 黃老師在設計「霧社事件」單元時,規劃由他先簡要概述該事件;再由各組學生依自訂的相關主題,到圖書館蒐集 資料;各組在分析及討論後,報告對該事件的共同觀點與評論;最後,全班一起歸納該事件的重點、評論及影響。黃 老師的做法,較符合組織教材的哪一項原則?
(A)社會組織
(B)共同組織
(C)心理組織
(D)論理組織


22(D).有疑問
X


14. 根據 Johnson 兄弟的觀點,下面這則情節屬於何種形式的合作學習?
    李老師擔任國中新生的導師,在第四週時發現班上學生仍然不太熟悉彼此,有些學生忘了抄寫回家功課時, 竟然不知道如何連繫同學,以致於還得打電話向老師詢問。李老師決定將全班學生分成數個小組,先利用一些 時間讓小組學生彼此交談,交換電話號碼、興趣、家庭狀況與課後活動。
    接著,他要每個小組利用每天早自習時段,彼此相互問候、分享日常生活經驗,並且相互檢查作業內容、討 論有疑義或不會的地方。在每天放學前的二十分鐘,他要每個小組討論回顧今天上課的重要內容,以及討論如 何完成今天的回家功課。
(A)非正式合作學習小組(in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B)正式合作學習小組(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C)合作基礎小組(cooperative base groups)
(D)共同學習小組(learning together groups)


23(D).有疑問
X


81. 在西洋教育史唯實論(Realism)教育主張之中,下列何者強調實用教育、旅行教育、衛生及保健與廢除體罰?
(A)感官唯實論(Sense Realism)
(B)社會唯實論(Social Realis)
(C)人文唯實論(Humanistic Realism)
(D)常識唯實論(Commonsense Realism)


24(D).有疑問
X


92. 下列何者並非十二年國教的「全人教育」主張?
(A)全人教育必須給予學生完整的自由
(B)全人教育重視學習環境的溝通倫理
(C)全人教育強調人與其他生命的複雜共生
(D)全人教育植基於整體論的世界觀


25(D).有疑問
X


80. 如果以「臺灣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的成功因素」為焦點,設計不同的探究子題,如 「臺灣醫療體系」、「臺灣人民健康情形」、「臺灣人民防疫的觀念與素養」、「臺灣 防疫新生活與自主管理」…,此種設計較屬於何種課程?
(A) 關聯課程
(B) 廣域課程
(C) 超學科課程
(D) 科際整合課程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2019/6教檢集滿10次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