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做阿摩測驗,減少紙張列印愛地球!
100
(47 秒)
1(A,C).

6 下列何者非瑪札和西克斯(Matza and Sykes)中立化理論中,青少年合理化自己違法行為所使用的技巧?
(A)責備被害者
(B)訴諸更高的忠誠
(C)接受偏差或違法行為之責任
(D)否定損害.


2(C).

10 有關犯罪(偏差行為)與社經地位之描述,何者錯誤?
(A)國內官方犯罪統計顯示,犯罪嫌疑人的教育與職業以國高中、無職、非技術工所占比例最高
(B)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與社經地位之間呈現不相關或弱相關
(C)官方犯罪統計與社經地位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
(D)社經地位與官方犯罪統計及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之間差異,是因為官方犯罪統計衡量較嚴重 之犯罪行為,而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衡量的則是較輕微之偏差行為


3(C,D).

10 有關「白領犯罪」(White-collar Crime)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係由 E. Sutherland 首度使用「白領犯罪」一詞
(B)相較於街頭犯罪,白領犯罪者大多具有穩定職業
(C)白領犯罪類型以公司法人犯罪為代表
(D)白領犯罪屬於文靜型犯罪,不會使用暴力手段 .


4(D).

2 有一些犯罪學者(如 L. Sherman)認為犯罪學所有研究均需以證據為基礎,他們所指證據取得之 主要方法為何?
(A)問卷調查
(B)深度訪談
(C)官方統計分析
(D)隨機分組的實驗方法


5(A).

4 下列何者是民國 108 年少年事件處理法第 3 條修法所列之「曝險少年的行為徵兆」?
(A)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危險器械
(B)經常逃學逃家
(C)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
(D)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


6(B).

10 「環境犯罪學」(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是當代對於警務工作影響甚鉅的犯罪學理論。有關 「環境犯罪學」所衍生的副作用,下列何者錯誤?
(A)犯罪轉移(Crime Displacement)
(B)犯罪不滅(Crime Non-Extinction)
(C)效應滅失(Effect Extinction)
(D)利益擴散(Diffusion of Benefits)


7(B).

11 犯罪學研究犯罪測量,何者是其主要目的?
(A)能測到犯罪的技巧與刑事政策方向
(B)能測到具信度與效度的犯罪現象
(C)能測到犯罪的法律要件
(D)能測到警察的績效分數落點


8(C).

22 犯罪學家傑佛利(Jeffery)對於犯罪學理論之建構,貢獻卓著。有關傑佛利所提出的犯罪學理論, 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 1960 年代,提出社會疏離理論(Social Alienation Theory),在該理論中提出三種疏離型態, 導致青少年朋友容易陷於犯罪:個人疏離、團體疏離與法律疏離
(B) 1970 年代,提出生物社會學習理論(Biosocial Learning Theory),為一個大型之整合型理論, 認為犯罪是多元觀念,強調人類行為包含犯罪行為,都是大腦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研究犯罪問題,生物與遺傳因素不能偏廢
(C) 1930 年代,提出文化衝突理論(Cultural Conflict Theory),認為犯罪的產生,都是衝突的結 果,特別是對於少數族裔和低下階層少年而言,他們的行為準則與規範會和主流文化衝突,以 犯罪來調適自己。因此,社會上並沒有犯罪問題,只是有一群人遵守與主流社會不同的準則或 規範而已
(D) 1970 年代,提出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CPTED),主張立即的環境對於犯罪行為的發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犯罪預防工作,必 須從立即的周遭環境著手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犯罪學-阿摩線上測驗

33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