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反覆練習,方可提高對試題的敏感度
72
(1 分5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第一次教師甄選試題卷:國文#9886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依 107 年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語文學習領域綱要(國語文),關於國小國語三個學習階段的 每週「必修」時數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 六節/六節/五節
(B) 七節/六節/五節
(C) 五節/六節/六節
(D) 六節/五節/五節


2(B).
X


2. 教師欲實施注音符號的「直接拼讀法」四階段教學,請問下列就學生的學習歷程而言,如 何指導最為適切?
(A) 助拼→暗拼→正拼→反拼
(B) 正拼→助拼→反拼→暗拼
(C) 反拼→正拼→暗拼→助拼
(D) 暗拼→反拼→助拼→正拼


3(C).

3. 關於「朗讀教學」的實施要領,下列何者正確?
(A)朗讀就是要大聲念,表情動作誇張求效果
(B)教師不必刻意示範,鼓勵兒童創意與想像
(C)朗讀必須忠於原文,以聲情代替作者表達
(D)朗讀可自由摘取內容,重新詮釋以展新意



4(C).

4. 某老師欲進行聆聽教學。他先播一段關於藻礁的新聞評論語音檔,其中有不同觀點的專家 學者各自表達看法。其後,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後,寫下自己的想法。請問這最適合哪一學 習階段實施?
(A)第一學習階段
(B)第二學習階段
(C)第三學習階段
(D)第四學習階段


5(A).

5. 中國文字中有所謂的「部件」與「部首」,下列何者正確?
(A)部件的數量較部首為多
(B)部首必定具有表義的功能
(C)部件組合有固定的位置
(D)部首通常也是字的聲符


6(B).

6. 大健老師的識字教學欲採「隨文識字」的方式來協助學生學習生字,你建議他合宜的教學 程序為下列何項?
(A)辨析音形→造詞練習→延伸應用→簿冊練習
(B)由句取詞→由詞知義→辨析音形→擴詞延伸
(C)圈出語詞→造句練習→辨析音形→習字書空
(D)講解字源→由詞知義→辨析音形→延伸應用


7(B).
X


7. 國語文定期評量若依「為學習而設計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理念進行設計,下 列何者是最重要的條件?
(A)建構題目與選項之語境完整性
(B)強調語文學習策略的程序知識
(C)以生字語詞為主要的命題內容
(D)重視融入學生個人的問題解決


8(D).

8. 教師在進行古典詩文的閱讀教學時,若欲採用「讀者反應理論」作為教學的主要取向,請 問哪一項是此教學歷程中最重要的階段?
(A)作者生平介紹
(B)語句注釋理解
(C)文本賞析評析
(D)自我經驗交融


9(C).
X


9. 國際性閱讀理解評量 PISA 因應數位閱讀時代的來臨,於 2018 年採用新的架構,有四項主要的指標內容。請問依閱讀理解的先後歷程而言,何者的排列順序是正確的?
 甲、評估文本品質與可亯度
乙、能瞭解文本的字面意義
 丙、省思文本的內容與形式
 丁、擷取與檢索文本的訊息
(A)乙甲丙丁
(B)丁乙甲丙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10(A).
X


10.下列各組「」內的字形,何者完全相同?
(A) 趨之若「ㄨˋ」/心無旁「ㄨˋ」/好高「ㄨˋ」遠
(B) 危「ㄌㄥˊ」/「ㄌㄥˊ」角分明/模「ㄌㄥˊ」兩可
(C) 「ㄅ一ˋ」睨群雄/縱橫「ㄅㄞˇ」闔/「ㄅㄞˋ」官野史
(D) 怙惡不「ㄑㄩㄢ」/崇山「ㄐㄩㄣˋ」嶺/四顧巡「ㄑㄩㄣ」


11(C).
X


11.『畫「舫」名妓/「妨」害自由/街「坊」鄰居』,請先判斷以上『 』中三個字的字音 為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二同一異,再選出與上述三字字音關係相同的正確選項:
(A)「饒」富意趣/芻「蕘」之歌/「堯」天舜日
(B)嘆「惋」痛惜/令人扼「腕」/「剜」肉補瘡
(C)「憒」亂/振聾發「聵」/中「饋」猶虛
(D)波「磔」點畫/「謋」然已解/「桀」驁不馴。


12(A).

12.「大塊能相假 名山不獨藏」此副對聯最適宜用在何種行業?
(A) 出版業
(B) 餐飲業
(C) 殯葬業
(D) 旅遊業


13(D).

13.請判斷下列「」中的詞語,選出皆屬自謙詞用法的選項:  

甲、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乙、「愚」以為宮中之事,悉以咨之  

丙、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責於薛乎  

丁、「寡人」不足為也 戊、「不佞」之幟  

戊、「不佞」之幟 

己、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樂之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丁戊己
(D)乙丁戊



14(A).

14.下面是從徐小明的作文中摘錄下來的文句,其中有不少用詞不當、用語兰贅、語意不明或 不合邏輯的地方,請問下列那一個選項沒有語病?
(A)老師說的這一段話,可謂是不刊之論,吾等將奉為圭臬,終身奉行。
(B)我不過是一個文弱的莘莘學子,如何做得了搬書這等粗重的工作呢?
(C)準時上學本是學生義無反顧的責任,都是因為我太不乖,所以被挨打。
(D)我下了火車,遠遠地看見徐娘半老的母親前來迎接我,竟不自覺地潸然淚下。


15(D).

15.請問文天祥〈正氣歌并序〉:「鼎鑊甘於飴,求之不可得。」意謂:
(A) 樂天知命
(B) 臥薪嘗膽
(C) 顧全大局
(D) 視死如歸


16(D).

16.曹丕典論論文:「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這段 話反映他的心情是:
(A)與其生於憂患,不如死於安樂
(B)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C)感慨時光易逝,強調及時行樂
(D)惟恐一事無成,將與草木同朽


17(D).
X


17.關於下列對聯,何者配對正確?
(A)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烟」──書房聯
(B) 「相留燕趙齊梁客/借寓東西南北人」──戲園聯
(C) 「六禮未成轉眼洞房花燭/五經不讀霎時金榜題名」── 茶館聯
(D)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刑場聯


18(D).

18.凡是在聯貫的語文中,上文中省略下文出現的詞語,下文中省略上文出現的詞語,參互以 成文,經過相互拼合而見義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互文。請問下列選項,何者並未使用互 文修辭:
(A)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B)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D) 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


19(A).

19.在「寒冷將靈魂凍結/我卻還不肯熄滅」這句歌詞中,作詞者運用「化虛為實」的技巧, 將抽象的「靈魂」化為具象的水,可以被「凍結」,看似無理卻饒富妙趣。下列歌詞「」 內的兩個詞語,使用這種技巧的選項是:
(A) 時光隧道裡/我「擺渡」著「憂愁」/孤獨疲憊的我/又將再流浪
(B)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妳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C) 當所有的花都遺忘了你睡著的臉/「群星」在我等速飛行時驚呼「墜落」
(D) 有一個地方叫做故鄉/它留些「記憶」叫我「遺忘」/卻總在淚濕枕巾的午夜哦盪漾


20(C).
X


20.「示現」修辭是在語文中,透過想像力,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把看不到、聽不到的事物或 景象,描寫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呈現在眼前的修辭技巧,又可分為「追述示現」、 「懸 想示現」、「預言示現」,請問下列判斷錯誤的選項是:
(A)「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追述示現
(B)「白日放歌頇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懸想 示現
(C)「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懸 想示現
(D)「遙想兯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追述示現


21(B).

21.請問莊子〈庖丁解牛〉最後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其間所經歷的階段順序應為:
(A)未嘗見全牛→所見無非牛→官止神行
(B)所見無非牛→未嘗見全牛→官止神行
(C)所見無非牛→官止神行→未嘗見全牛
(D)未嘗見全牛→官止神行→所見無非牛


22(A).

22.請就《史記》體例與本文內容判斷,各組□內最宜填入的是: 「這是不是就是文學的職責?文學是不是去書寫一個孤獨者內心的□□,而使成功者或奪 得政權的那個人感到害怕?因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贏了政權卻輸了□□□。我們從這個 角度解讀《史記》,會發現司馬遷破格把項羽放在記載帝王故事的〈□□〉中。」
(A)荒涼/詩與美/本紀
(B)傲慢/詩與美/世家
(C)傲慢/是與非/本紀
(D)荒涼/是與非/世家


23(D).

23.「因果複句」為述及事件的因果關係,請先判斷「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是 屬於「先因後果」還是「先果後因」,再由下列選項中,選出不相同句式的選項:
(A)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B)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C)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24(A).

24.有關下述現代作家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從小就被視為天才的她,書寫傳奇也活出傳奇。女詩人夏宇曾形容她「華麗到了 絕頂就是蒼涼」 。她洞悉人性的幽微,擅長在人情世故、社會風俗的大框架中掌握 並描繪男女之情
 乙、她曾在戒嚴時期燃起向威權挑戰的野火,犀利筆鋒點出台灣社會諸多問題,教導 讀者用理性思辨培養價值判斷能力。以有情眼光針砭時事;書寫親情則溫柔纖細, 深情動人
 丙、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 ,全力專注於散文創作,創作意識敏銳而自覺。題材多元多變,從鄉土親情、女性書寫、教育親子,到城鄉變異、社會觀察,散文 風格隨生命歷程而嬗變
(A) 甲著有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長篇小說《半生緣》等
(B) 乙的文化評論著作有《野火集》 、《目送》等,親情書寫有《孩子你慢慢來》 、《百年思 索》等
(C) 丙的早期作品《水問》文字靈動優美,中年作品《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風格抒 情浪漫
(D) 三位女性作家依出生年代先後順序排列為甲、丙、乙


25(C).

25.
60a31ae4a3130.jpg 關於此文,下列敘述最適當的選項是:
(A) 「食魚者首重在鮮,次則及肥」說明吃魚最重要的是講究新鮮,肥美並不重要
(B) 「鮮宜清煮作湯,……肥宜厚烹作膾」說明不論新鮮與否,魚都適合燉煮料理
(C) 「過期而食者肉死,死則無味」說明火候太過才吃魚,魚肉就會太老、無滋味
(D) 導致魚「有其形而無其質」的原因,是因為廚師在烹調魚類時火候控制不恰當



26(D).
X


26.請問下列關於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的敘述何者正確:
(A)「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展現生命中過客來來去去, 沒有什麽值得懷念
(B)「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二句點出送別的對象、送別的地點
(C)「蓬萊文章建安骨」李白言自己文章風格有建安風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則稱讚李雲 文章風格清新秀發
(D)「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以不盡的流水喻無窮的煩憂,而此愁專指分離 之愁,將生命中其他的哀愁敺時淡化,點明本詩主旨


27(B).

27.請問明太祖曾經因為孟子的思想危害專制帝王的政權,而把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廟,下列孟 子的言論,何者最可能招致明太祖的不滿:
(A)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B)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C)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28(B).
X


28.「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 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 的淡漠,一種無須□□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閱讀上文,請選出缺空處依 序最適合填入的詞語:
(A) 察言觀色/大氣/聲張
(B) 忍氣吞聲/豁達/收斂
(C) 小心翼翼/委屈/擴展
(D) 卑躬屈膝/悲傷/放任


29(A).

29.「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如何得到?良久,忽曰: 『----------?』由是心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這段文字出自蘇軾〈記游松風亭〉, 記錄他遊松風亭途中的體會。請依上下文選出畫線處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A)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B) 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
(C) 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
(D) 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30(A).
X


30.請問下列關於明清古文流派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 明代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代表人物有李夢陽、何景明、李攀龍、 王世貞等人
(B) 明代公安派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在前後七子的主張上加以延伸,代表人物 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C) 明代唐宋派以唐宋古文為學習對象,代表人物有歸有光、王慎中、唐順之等
(D) 清代桐城派主張古文義法、追求雅潔,主張「義理、辭章、考據」三者並重,代表人 物有方苞、劉大櫆、姚鼐


31(D).

31.以下關於《詩經》和《楚辭》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詩經》為北方文學的代表;《楚辭》為南方文學代表
(B)《詩經》句型以四言為主;《楚辭》句式參差,多帶「兮」字的雜言
(C)《詩經》體裁可分為「風」、 「雅」 、「頌」,作法可分為「賦」、 「比」、 「興」 ;《楚辭》所 用的語言是楚語,所用的韻是楚聲,所記的地是楚地,所載的名物是楚物
(D)《詩經》內容描寫個人情志與幻想,鋪張而浪漫;《楚辭》內容表現先民社會、生活、 情感為主,質樸而寫實。


32(B).

32.有關記體古文的說明,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醉翁亭記〉全文以「醉」字為主線,由宴飲、禽鳥、百姓層層深入到山水之樂
(B)〈岳陽樓記〉全文先說明作記緣由,在描述遷客騷人的「雨悲晴喜」最後推究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以凸顯主旨
(C)〈晚遊六橋待月記〉由桃花揭開序幕,接著描寫西湖的桃花、遊客和朝煙夕嵐,最後 再明確具體書寫「待月」的情境,凸顯主題
(D)〈項脊軒志〉屬於臺閣名勝記,以項脊軒的興廢與變遷為線索,表達出物在人亡的感 慨


33(A).

33.請問下列各詩正是描寫傳統節日,或以傳統節日為背景,詩中所涉及的傳統節日:
 甲、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乙、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丙、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丁、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若依陰曆前後排序,正確的選項是:
(A) 乙丁丙甲
(B) 乙丙丁甲
(C) 丁甲乙丙
(D) 丙乙甲丁


34(C).

34.詩人洛夫在《唐詩解構》一書中,將唐詩原有意境保留,解構原有格律形式,重新賦予現 代意象與節奏。請閱讀下列詩作,並判斷洛夫所解構的唐詩為何? 60a31b56bec1e.jpg
(A) 楚江微雨裏,建業敹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 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B)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 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C)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帄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 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D)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 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5(C).

35、36 題為題組
閱讀甲、乙二文,回答 35、36 題。
60a31bbd4d45b.jpg


【題組】35.依據二文文意,說明最適切的是:
(A)甲文中的齊人時常責罵僕人,僕人便轉移怒氣,摔壞器皿、匕箸
(B)甲文的館人贈狗給齊人,是希望能在打獵時幫忙齊人追逐飛禽
(C)乙文的宋人酤酒時,兼顧商品品質、誠亯與行銷,生意卻不好
(D)乙文的宋國大臣家中多豢養猛狗,使得有道之士不敢登門拜訪


36(D).

【題組】36.關於二文的寫作,敘述最適切的是:
(A)皆以動物作為故事主角,將狗擬人化
(B)皆對國君與施政表達批判、諷刺之意
(C)皆全用敘事,作者並不抒發個人評論
(D)皆於文章末尾點明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7(C).

37、38 題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
        晚明之所以會形成旅遊的風潮,過去刻板的印象以為是晚明的士大夫有感於政 治黑暗遂無意仕進而走向旅遊,或是因為科舉競爭愈加激烈而轉移興趣到旅遊上; 實則此現象形成的原因絕非如此簡單,其所涉廣及社會、經濟與觀念上的變化。首 先應注意的是晚明在交通條件與環境的發展提供了旅遊活動發展的客觀條件。其 次,晚明因為士商相混之後的士大夫難免也因為客商遊歷而增加對外在世界的了解 與認識,進而豐富了士大夫的旅遊觀,促進了旅遊風氣。第三是觀念上的變化。一 直到明代中期旅遊還不被當成是正經事,至明代後期旅遊則已變成士大夫所謂的一 種「名高」之事,正面作用也受到肯定。至此,旅遊已被士大夫認定是正經事了, 這種觀念的改變也有助於旅遊風氣的蓬勃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晚明士大夫日常生活中旅遊活動所占的地位相當重要,而且當時 旅遊過程的特徵是強調舒適性與享樂主義,這較前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知識性 的追求與冒險似乎只是次要的目的。若與西方旅遊風氣最先進的英國相比,當十六 至十八世紀時英國的國內旅遊(domestic travel)著重的是知識的收集,背後明顯 地是受愛國主義驅使或是擔負有經濟和政治的任務,而享樂主義與舒適性尚未被視 為旅遊的主要目的;相對地,此時期中國的旅遊風氣反而是著重在後者。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風氣與士大夫心態〉)

【題組】37.有關晚明旅遊風潮形成的原因,最符合作者觀點是:
(A) 面對晚明政治黑暗,士人無意於仕途而走向旅遊
(B) 面對科舉競爭激烈,士人將生活重心轉移到旅遊
(C) 晚明士人因商遊歷,進而豐富旅遊觀,助長風氣
(D) 晚明崇尚學者名聲,故藉由旅遊以鞏固學識地位


38(D).

【題組】38.下列遊人,何者追求的不是上文所言「晚明旅遊著重的重點」:
(A) 稍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為樂
(B)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C) 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
(D)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隩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9(C).

39、40 題為題組
閱讀下列散文,回答 39、40 題:
        我不為藥王院與章魚杉而來,山伏與天狗的傳說固然饒有興味,也並非我的目 的;出國旅行,找一天走走近郊低山步道已是我的習慣,除了秋樹,到高尾山還為 了野草園。一進園就遠離人群了,高高低低的小徑兩旁遍植草木,都反應了季節而 凋零、枯萎、結纍纍的種籽,或者,它們不是被秋天所驅遣,而就是秋天本身;相 較於永遠處在花季的花壇,或菊人形、大立菊等塑膠花也似的精心栽培,無疑地我 更鍾情帶著野性、略有點失序,卻可見到本真本性的野草閒花,格外有一種天真、 淘氣,可以寄託生命。 
        閒閒地走逛,很快地我給自己出了題目,不如就來找找秋日七草吧。「秋日花 開原野上,屈指算來七種花」,我扳著手指頭算數了起來:萩花,尾花,葛花,撫 子,女郎,藤袴……走著走著,很快地我也忘了要找七草了,停佇於一叢盛開的黃色 雛菊前。 
        菊花自陰隰之地蔓延到步道旁,我痴痴地看著像興味盎然讀一本書,也是貪享 陽光照在後背的溫暖,突然聽見有個聲音沒有很禮貌地,不知喊了我第幾次:「喂, 先生,喂,」我左張右望,並沒有看到誰,「先生,請挪一下腳步,留一點陽光給 我吧。」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是小雛菊裡的一朵,扯著喉嚨提醒我,不要搶了它 的陽光了。
                                                                                 (節錄自王盛弘〈高尾山紀事〉)

【題組】39.下列關於本文的解讀,何者最為適切:
(A) 作者因為人群眾多喪失旅遊興致,為了自娛給自己出了找「秋日七草」的題目
(B) 高高低低的草木反應季節的凋零與枯萎,引起作者及時行樂的人生觀
(C) 作者認為比起精心栽培的植栽,透過野草閒花反而更有生命意趣
(D) 末段藉由與小雛菊的對話,作者展現出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欣羨。


40(C).
X


【題組】40.〈高尾山紀事〉一文中,作者在寫作中,融入知性的文化考察、專業的知識背景以及個人的情感投射,兼具知性與感性,為旅行書寫創造出新意。請選出下列亦具有此特色的選項:
(A) 那時已是落櫻時節,一陣風過,小巧輕盈如指甲片的花瓣變細雪般的翩然飛舞,引起 陣陣歡呼。我忍不住伸手去觸摸,啊,是溫軟柔軟的櫻花雪啊
(B) 在猶他州原野看到的彩虹大到令人激動,完美的半圓,虹柱直插入地裡。大自然對驅 車者偶一的酬賞。四十號州際兯路近德州 Amarillo 路旁,十輛各年份的凱迪拉克車排 成一列頭朝下,也斜插在地裡,當然,也是為了博驅車者匆匆一覷
(C) 曼谷變成自助旅遊城市後,遊客們再也不跟旅行團去動物園看大象了。主人們就想, 沒關係,你們不來,我們去總可以吧。於是帶著他的大象到酒吧街裡來,這隻天涯淪 落象就像沒落的貴族,在燈紅酒綠中無聲遲緩移動
(D) 一路上,特有的毛脛蝶燈蛾的數量,遠遠超過台灣紋白蝶,成為道路兩旁隨時可見的 伴遊。這種蛾不但進食,而且比蝶更沉醉於花蜜,有時一頭栽進,旁若無人,牠們也 是少數夜晚不受燈光蠱誘的蛾。玉帶、紅紋與大鳳蝶偶爾勾引我們的眼光,然後拋棄 我們躲入林中。這裡,琉璃帶是主旋律,其他的鳳蝶是和聲,海風則用林投樹數著節 拍。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第一次教師甄選試題卷:國文#98868-阿摩線上測驗

進擊的布魯納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