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簡單的事重覆做,就會是專家; 重覆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贏家。
20
(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551~25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先秦畫的是蛾眉,細長而彎;西漢曾流行闊而短的廣眉,濃重如臥蠶;而東漢大美人孫壽標新立異,作愁眉、啼妝,天下景從,女人們全變得多愁善感。唐代的眉妝爭奇鬥豔,品類齊備,如小山眉(遠山眉)、鴛鴦眉(八字眉)、五嶽眉……。宋 元時代的劇場或賣藝場中的女子,百日內眉式無一重複。元代后妃多畫一字眉。明 清崇尚秀美,眉妝復歸纖細彎曲。 ──改寫自《我們住在皮膚裡‧眉毛》 根據本文,「同尋僻境思攜手,暗指遙山學畫眉。」詩中主人翁學畫的眉形,最可能盛行於下列哪個朝代?
(A)先秦
(B)西漢
(C)東漢
(D)唐代


2(B).
X


8. 「倒反」是言辭表面的意義和作者內心真意相反的修辭方法。下面各段 文字沒有使用「倒反」的是:
(A)我掩卷凝思了半天,我想在中國找不出這樣一個「笨」人來,也就是 說,在這種笨人不能產生之前,我們的科學,還是抄襲的,還是短見 的(陳之藩〈好奇呢,實用呢〉)
(B)輸呀,輸得精光才好呢!反正家裡有老牛馬墊背,我不輸也有旁人替 我輸(白先勇〈永遠的尹雪豔〉)
(C)我們的經濟從來沒有富裕過,我們的日子卻從來沒有貧乏過(張曉風 〈地毯的那一端〉)
(D)「就為等你這孝順的好兒子。」娘的聲音很不自然(下里巴人〈夢魘〉)


3(B).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歌式微。《王維‧渭川田家》

【題組】2. 「倚杖候荊扉」是指在何處等候?
(A) 路旁
(B) 門前
(C) 樹下
(D) 巷口


4(B).
X


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 越之身。」意在強調白居易和
元稹二人:

(A)形影不離,天涯海角永相陪伴

(B)命運相似,同遭貶謫蠻荒之地

(C)感情深厚,雖身處兩地卻常見面

(D)心靈契合,卻身隔兩地不得相聚


5(B).
X


無所__ 事/惹__ 生非/無所__ 從/__態炎涼/不 甘___ 弱──以上__中應依序填入:
(A)事/是/適/世/示
(B)事/是/適/世/勢
(C)是/事/是/事/示
(D)是/事/是/事/勢


6(B).
X


民間故事、古典小說往往歌頌浪漫的愛情故事。下列有關人物、情節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薛丁山征西》敘述大唐公主樊梨花才貌雙全, 以拋繡球的方式招薛丁山將軍為駙馬
(B)「梁祝故事」敘述梁山伯、祝英台由同窗結為夫妻, 卻因家長反對而被迫離異, 雙雙殉情化蝶
(C)《白蛇傳》敘述蛇精白素貞化為美女, 下嫁許仙, 後與法海和尚鬥法, 水漫金山寺, 遂遭囚禁於雷峰塔下
(D)《紅樓夢》敘述賈寶玉與表妹林黛玉真心相愛, 卻因王熙鳳、薛寶釵兩人聯手施計, 挑撥離間, 致使寶、黛情海生變, 黛玉終憂憤成疾, 香消玉殞, 寶玉則看破紅塵, 修道成仙


7(B).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云。(陸機《文賦》並序)
【題組】由本文可知,作者提筆為文最擔心的問題是甚麼?
(A)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B)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C)非知之難,能之難
(D)操斧伐柯,取則不遠


8(B).
X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 塞子之心矣。」(《孟子.盡心下》) 下列何者最接近孟子教導高子的為學態度:
(A)學貴虛心,不恥下問方能通曉
(B)學貴通達,學養兼備方能貫通
(C)學貴漸進,由淺入深方能完善
(D)學貴有恆,努力不懈方能有成


9(B).
X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藉聲音的描寫來反襯寂靜。下列詩句何者屬於 此類?
(A)三更子規啼,松夜益寂寥。
(B)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C)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D)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10(B).
X


荀子〈勸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謂:
(A) 批評古今學者為學各有利弊。
(B) 感傷古今學者為己為人,卻不能為公。
(C) 感嘆古今學者為學之用心不同,今不如古。
(D) 感嘆古今學者為學之用心不同,古不如今。


11(B).
X


「舊的東西大抵可愛,惟舊病不可復發。諸如夜郎自大的脾氣,奴隸制度的殘餘,懶惰自私的惡習,蠅營狗苟的醜態,畸形病態的審美觀念,以及□□□□的諸般病症,皆宜早去為宜。」空格的成語宜填入哪一項?
(A)罄竹難書
(B)濫竽充數
(C)半途而廢
(D)自相矛盾


12(B).
X


漢語歷史源遠流長,同一詞語常見古今意義不同,下列各項「」中的詞語,何者不屬於此類現象?
(A)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小華在課堂上竟「夢見周公」了
(B)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歐陽脩〈醉翁亭記〉)/這件刑案已「水落而石出」,警方即將宣布破案
(C) 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吳敬梓《儒林外史》)/公司裁員,人人都害怕即將「嗑西北風」去了
(D)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樂府詩集.焦仲卿妻》)/下班時間一到,「交通」更形混亂


13(B).
X


80.若以天干地支記年,今年(62 年)歲次壬午,三年後(65 年)歲次為何?
(A).乙酉
(B).甲申
(C).丙子
(D).庚未。


14(B).
X


8.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 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 (李白〈與韓荊州書〉)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是因為韓荊州:
(A)人品高尚
(B)學問淵博
(C)廣納賢才
(D)位高權重


15(B).
X


1 下列文句中,括號中的成語使用正確者為那一選項?
(A)他為人坦蕩,且「胸無城府」,大家都喜歡和他來往
(B)強烈颱風侵臺,一時之間「萬人空巷」,大家都不敢出門了
(C)他的文章言論偏頗,都是「不刊之論」,難怪會被編輯退稿
(D)團結力量大,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三人成虎」,事情一定順利


16(B).
X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蔡邕〈飲馬長城窟行〉) 依上文回答4至5題
【題組】5本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兩句在說明:
(A)眼前所見的景物
(B)世間萬物皆有情
(C)自己淒苦只能自知
(D)自己感受風大天冷


17(B).

4 主動求知並不代表完全不用依賴他人給的資訊。知識的取得是社會的、集體的活動,同時也是個人 的活動。罔顧他人提出的論據就妄下結論,絕對稱不上是一種美德。但是,個人的時間有限,也不 可能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到每樣東西的源頭,我們勢必得求助於書籍、紀錄、文章、演說或多媒體 平台,從中找出重要的資訊和論點再加以整合和評估。我們要避免的是不加思索地接收資訊,或消 極地接受某些標準。這類粗糙的道德準則很容易在我們未能停下來檢視事實時,就讓我們誤以為自 己做了正確的選擇。下列那個選項並非此段文字的意思?
(A)學而不思則罔,公民必須對價值觀說出道理,「正義」不能只是「大家說對就是對」
(B)道德準則不涉及選擇,故不宜參酌群議;必須心中有定見,勇於獨斷,乃得以成其為標準
(C)主動求知指勇於面對自己知識的不足,以及體悟到「我們堅信不移的事實或許根本不是事實」
(D)得之於耳應之於口的知識,若因之而不求知見覓解會,這般雜毒纔入心,如油入麵,宛然 相容,真知卻被這些雜毒障卻


18(B).
X


2. 「我為這個家庭,為這個少數民族,還為我的祖先來開拓臺灣,所構成的結構暴力等等雜亂的情緒,在心裡喃喃 叫天。」文中「結構暴力」意謂
(A)人口眾多的族群欺壓人口數少的族群
(B)以膚色區分優劣人種
(C)以 蠻悍勇猛之性格欺凌憨厚質樸之性格
(D)由於社會或國家的既成結構,而對某些階層或族群產生的傷害。


19(B).
X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屈原〈國殤〉(回答第409題—413題)
【題組】409.「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其所描述的景象,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  
(B)「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 
(C)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D)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20(B).
X


閱讀〈莊子.天下〉篇後,回答第305題: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ㄊㄞˋ)觳(ㄑㄩㄝˋ,刻苦);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ㄨㄟˊ,做到)也, 恐其不可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 305.依上文可知,莊子認為墨子之學難以實踐的主要原因為? 
(A)反對當時諸侯貴族繁飾的禮樂和奢侈的生活,遭當權者抵制  
(B)禮儀繁瑣而不夠簡易,常流於詭辯 
(C)任法絕情,刻薄寡恩 
(D)太過刻苦,不符合人的本性。


21(B).
X


9.「我們現有的文化只是人類在歷史上努力與犧牲的成績。為什麼人們肯努力肯犧 牲?因為他們有天生的信心;他們的靈魂認識什麼是真什麼是善什麼是美,雖則 他們的肉體與智識有時候會誘惑他們反著方向走路;但只要他們認明一件事情是 有永久價值的時候,他們就自然的會得興奮,不期然的自己犧牲,要在這忽忽變 動的聲色的世界裡,贖出幾個永久不變的原則的憑證來。」 上文所述,主要在期許吾人應當具有:
(A)不可動搖的信念
(B)勇往直前的決心
(C)格物窮理的能力
(D)犧牲奉獻的精神


22(B).

2.下列格言名句意涵的對應,何者最為接近?
(A)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欲速則不達
(B)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百歲老翁攀枯枝
(C)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D)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23(B).

10 「『木桶定律』的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的容量取決於桶壁上那塊最短的木板。因 此,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木桶才能盛滿水。」 根據上文,企業若要依「木桶定律」追求發展,應優先強調的是:
(A)內部良性競爭,提升員工士氣
(B)補強弱勢環節,增進整體戰力
(C)鼓勵進修,造就明星員工光環
(D)截長補短,團隊合作齊頭並進


24(B).
X


3 「日新月異的數位傳播科技確實為人類創造無比便利的溝通工具,亦確實讓我們陷入垃圾與不實訊息的泥淖,關鍵仍在我們是否能透過成熟的素養,發揮新科技所帶來的正面潛能,抑制新科技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沒有資訊,我們固然沒法參與公共生活;但如果沒有優質與真實的資訊,我們也不可能擁有美好的公共生活。我們 以前常說陽光、空氣與水是生命的三要素,如今,資訊已是現代人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第四要素。要在數位時代真正成為傳播的主人,扮演好傳播主人的角色,就必須具備現代公民的媒體素養!」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文意?
(A)垃圾訊息是數位傳播科技創造溝通便利的陷阱
(B)新科技帶來的負面作用是讓我們規避參與公共生活
(C)現代公民的媒體素養,扮演著我們參與美好公共生活的決定要素
(D)傳播主人的角色,就是讓優質與真實的資訊成為「傳播科技」的第四要素


25(B).
X


10 「『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已逐漸應用在各種領域中,並且相當程度地協助人類解決生活中遭遇到的諸多問題。因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是一種工具,所以自始至終都應該為人所用,目的是為了幫助人類改善生活。以教育領域來說,教師可以採用 VR 技術工具,帶領學生進行浸入式學習。教師也可以採用 AR 技術工 具與學生互動,直接畫出圖像文字,讓學習這件事變得更為生動有趣。學生有了身 歷其境的真實感受後,還是要回到現實的世界中,就感官經驗轉換成與人溝通互動 的語言與文字,並且應用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深入分析探討其意義。如此才是科技工具的正用而非誤用。」 關於使用新科技在教學上,下列何者最符合上文要旨?
(A)新科技可以讓學生沉浸在更加美好的世界
(B)學生使用新科技可以享受更好的感官刺激
(C)新科技的使用仍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D)未來新科技可以取代教師來教導學生互動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551~2575)-阿摩線上測驗

鄭琪蓁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