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0 

【特教】特殊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演變

發表于: 2013/06/03


邱上真(民92)依據National Center on Accessing the General Curriculum的分析,指出隨著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分與合,特殊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有如下的演變。
 
一、 僅有普通教育課程:一種尺寸用於所有人(general curriculum, one size fits all)。
在尚未有特殊教育時,將學生視為同質性的群體,在普通課程中接受教育,不適合接受普通課程者,被排除在外,並未接受適當教育。另一方面,普通課程完全缺乏彈性。
 
二、 平行式課程:普通課程與特殊課程並行(general curriculum vs. special curriculum:parallel curriculum)。
特殊教育開始蓬勃發展,將不適合接受普通課程者,被排除在普通教育課程之外,但為其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並接受特殊教育課程,有些學生確實因而受益。不過,許多特殊教育課程並不符合課程的要件、缺乏系統或學理依據。而且與普通課程分離,學生長期接受特殊課程後,會更不利於回歸。另一方面,普通課程還是缺乏彈性。
 
三、 調整型課程(主流課程):一種尺寸適合大多數人。
透過調整、變更與科技輔助,以協助特殊學生學習。此種「事後的課程整修」十分依賴個別教師的能力與努力,而且無論是否有成效,其他一般學生所接受的普通課程依然保持固定不變與缺乏彈性。
Hoover 和 Patton(1997)歸納出課程調整策略所依據的向度及其具體內涵為:
甲、學習內容需求:障礙類別、認知能力、閱讀水準、先備知識或技能、先前教育經驗、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抽象思考能力、興趣、性向及其他;
乙、教學策略需求:動機策略、引發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知識獲得策略、理解策略、注意策略以及其他;
丙、教學情境需求:專心程度、獨立作業、同儕互動、完成作業、參與學習活動以及其他;
丁、學生學習表現與行為改變:各學習領域的表現、自我控制的能力、準時繳交作業、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使用適當的自我管理策略、有效使用讀書方法與學習策略以及表現教室適宜行為。
 
四、 多層次課程:為不同需求的人分層設計(multi-level or multi-layered curriculum)「層次化課程」(Layered Curriculum, Nunley,1998):
(1)C Layer: 基本知識的獲得與理解。核心知識的建立。(2)B Layer: 知識的應用與操作。問題解決與高層思考。(3)A Layer: 批判思考與分析。亦即在同一教學主題下,允許各種不同的學習活動、評量程序與學習表現。
 
五、 全方位課程:為所有人設計(universal design curriculum:design for all, embedded)。
全方位課程設計有神經科學的理論依據與多媒體教材設計的實務應用;事先考慮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課程有彈性;課程與學科專家集體創作設計,而非單打獨鬥。多元學習路徑;內建式彈性課程。深度與廣度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