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二、近年來,印度政府數度在公開場合,以「婆羅多國」(Bharat)取代「印度」(India), 稱自己的國家,以彰顯本土精神,引發討論。「印度」之名,出現於七世紀中國佛教經典。 唐僧玄奘(602-664)和義淨(635-713)曾先後留學印度,在著作中有如下討論:
資料甲、玄奘指出:「天竺的稱法,眾說紛紜,過去有人稱之身毒,有的叫它賢豆,按照 音譯,應稱作印度。⋯⋯『印度』,用唐人的話說,就是月亮。不過,在天竺, 月亮有多種稱法,『印度』只是其中之一。⋯⋯天竺出了指引眾生的聖賢,就像 月亮臨照大地。基於此一深義,天竺被稱作印度。」
資料乙、義淨說:「有人將印度譯為月亮,雖不無道理,不過『印度』不是月亮的通稱。 而且,就像西方國家稱大唐為支那,只是一個標識,並無其他深義。此外,大家 應瞭解,五天竺(東西南北中)一向泛稱為婆羅門國,就如北方之地照例通稱為 胡彊,實則,不能將它們混為一談。」
資料丙、現代學者季羡林指出:「印度之名,起源於梵文 Sindhu 一詞,此字本義為河流, 後又專指今之印度河。公元前六世紀,操伊朗語的波斯人從西北方侵入印度, 首遇此大河,便以該河名 Sindhu 命名其所在地。」

【題組】38. 依季羡林之見,「印度」一詞最初是指稱:
(A)明月照臨之國
(B)聖賢輩出之土
(C)婆羅門的國度
(D)大河流經之地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計算中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2天 ,已有 1 則答案
如有幫到您,拜託給個5星好 高三下 (2024/07/27):

根據資料丙中現代學者季羨林的說法,「印度」一詞最初是指「大河流經之地」,這與梵文 Sindhu 一詞相關,後來專指印度河。

 

因此,正確答案是:

(D) 大河流經之地

0個讚
檢舉


二、近年來,印度政府數度在公開場合,以「婆羅多國」(Bharat)取代「印度」(..-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