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甄◆身心障礙組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以RTI(Responsiveness-to-Intervention)的模式來鑑定學習障礙學生,主要的理論是反對何種鑑定模式?
(A)差距標準
(B)排他標準
(C)課程本位
(D)檔案評量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1F
DaFun Chang 國二下 (2012/02/14)

由於鑑定學習障礙的標準 -學業成就與智力測驗的差異公式 - 頒佈以來飽受批評與爭議。

針對傳統上對於學習障礙的鑑定,是以測驗與處理(test and treat)進行
但是RTI則將測驗與處理模式改為處理與測驗(treat and test)模式,亦即學生可以先接受介入服務的觀察與篩選,經由這種介入歷程,來評估學生是否有具有學習障礙。

有許多學生因為在普通教育的教學環境中,沒有獲得適當的教學,而須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如果能提高普通教育的品質,學習障礙學生的人數就可以減少。

2F
107正式老師上榜謝謝阿摩 高二下 (2014/07/31)

RIT(Response to Intervention)教學反應介入

其包含多項獨立教育介入,可用來區別學障學生。讓學生確實接受教育介入,並再三監控進程以瞭解學生反應,在系統性嚴格監控下,常會讓學生學科進步,若經許多教學介入後,學生還是沒進步才可認定為學障。

RIT的通則常有三個不同階段的介入,階段一的人最多,階段二人會變少,階段三則變成個位數。階段一是指在學校班級中一大部分學生會有學習困難,故經過階段一的教學介入後就會剩下部分學困的學生,階段二再進行更多介入與監控。當進入階段三,須召開身分確認會議,正式決定學生在階段一和二的介入無效,並確認為學障,所以階段三的介入如同執行特殊教育服務資格的法定程序。

 

(A)差距標準,亦...


查看完整內容

以RTI(Responsiveness-to-Intervention)的模式來..-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