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育法規與制度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85. 下列何種課程編製方法較能切合社會的需要?
(A)生活動境中心法
(B)青少年需求中心法
(C)學科中心法
(D)活動分析法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困難
3F
bgws 高二下 (2016/03/10)
Bobbit的「活動分析法」:對學生未來所需及經驗中一連串的事物加以分析;教育的目的在為未來作準備。
4F
IU 研一上 (2017/04/22)

活動分析(activity analysis)n

內容 是巴比特用以設計課程的方法。

此分析方法,以生產為譬喻,以社會為導向。

課程的目標在使學生能有效履行人生活動。只要逐步分析人生活動至最小的行為單位,目標即自然顯現。

首先為學校提供一組完整而明確的終結目標。

課程編製者是社會的代理人,採用科學方法,發現終結目標作為課程設計時的指引。

此課程設計方法由人類活動的發現開始,經由特殊活動的分析、課程目標的獲得和選擇,到課程的建立,是一連串有系統的工作。

總述

巴比特以社會需求為主,其次顧及兒童能力,選取適合的學科教材,以達成課程目標。兒童及青年的需求及各學科之內容只是可用來達成目的的工具而已,並非是課程設計的主要出發點。

5F
IU 研一上 (2017/04/22)

活動分析法

應用科學的方法來編造課程,使課程內容切合社會需要。

生活動境中心法

個體與環境不斷地交互影響,在此交互影響中個體由學習而成長,其課程編造係兼顧青年和社會兩方面的需求。


以上資料來源:戴帥-教育綜合測驗

85.下列何種課程編製方法較能切合社會的需要? (A)生活動境中心法(B)青少..-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