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不斷談論別人的事,避免談論自己的問題,在情緒上感到空虛,是屬於抗拒接觸的哪一種方式?
(A) 內化  
(B) 解離  
(C) 迴射  
(D) 投射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最佳解!
方淑娟 大二上 (2011/03/06)
「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事人通常經歷過重大創傷,很多患者在童年曾經遭受嚴重的性或身體的虐待,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擊垮而精神崩潰,而將痛苦的記憶、感受等某部分的自我,排除於意識之外。這種解離機制原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就像有時我們可能也會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有時會自己跟自己講話,有時會覺得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我們與解離性疾患的當事人的差別,就在於這些經驗.....看完整詳解
4F
崔蒂 大三下 (2011/03/08)


那麼迴射是?

能具體的講解嗎?

5F
Alice Lo 國二下 (2011/03/08)
波爾斯的完形諮商
人有內攝投射迴射等防衛模式。
內攝:硬生生吞進外界的標準,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投射:把自己不承認的人格屬性加諸別人身上,以免自己痛苦。
迴射:應對別人做的事卻對自己做,或應向別人要的支持,卻叫自己撐著自己。
6F
Rafael2018已上榜 高三上 (2012/02/25)

「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事人通常經歷過重大創傷,很多患者在童年曾經遭受嚴重的性或身體的虐待,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擊垮而精神崩潰,而將痛苦的記憶、感受等某部分的自我,排除於意識之外。這種解離機制原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就像有時我們可能也會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有時會自己跟自己講話,有時會覺得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我們與解離性疾患的當事人的差別,就在於這些經驗的多寡與嚴重程度不同,我們可能會因為這些暫時的反應而讓自己心情比較輕鬆,或者發洩了情緒,得以繼續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但若這種解離的保護機制已經讓當事人失去完整的自我意識與功能,而造成生活困擾,就已經構成解離性疾患。

解離性疾患其實是一個統稱,它包括四大類疾患:「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迷遊症」、「解離性身份疾患」(舊稱為多重人格),以及「自我感消失疾患」。

不斷談論別人的事,避免談論自己的問題,在情緒上感到空虛,是屬於抗拒接觸的哪一種方..-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