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16.皮亞傑認為學習的機制不包括下列何者?
(A)平衡
(B)適應
(C)鷹架
(D)同化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1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3/19)
認知結構與基模

按照皮亞傑的說法,個體出生不久,即開始主動運用他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行為模式對於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可以視之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而當個體每每遇到某事物,便用某種對應的認知結構予以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schema),基模為一個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產生訊息回饋的現存知識。皮亞傑將基模視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因而將認知發展或智力發展,均解釋為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改變,因此,皮亞傑所謂的「認知發展」不僅是量變,更包括了質變。

2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3/19)
組織與適應

「組織」是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無論是在發展的任何階段,這種功能都會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展現出來。

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所謂的「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雖然智力的內容、結構會因為個體的發展而有了質量上的改變,但是個體與環境接觸後,因為環境限制而主動產生改變的機制本身卻是不變的。

3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3/19)
同化與順應的平衡

皮亞傑認為「適應」就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包含了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一是個體將自身的認知結構摻合到環境的因素當中,並且將這些環境的因素轉化成自身的一部份,例如,擁有狗的認知結構,即使看見不同顏色的狗,亦知道是為狗,

皮亞傑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另一種是環境本身發生變化,個體必須改變自身的結構以適應這種變化,例如狗與貓的不同,需改變原有之認知結構,皮亞傑稱之為:「順應」(accommodation)。

換句話說,所謂的「同化」就是指自己的不變應付改變了的環境(以不變應萬變),而「順應」則是個體以改變自己應付改變的環境(以變應萬變)。而「適應」便是在「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心理歷程的波動中,求得平衡(equilibration)的結果。而智力的發展,即可視為個體心理狀態上,一次次地失衡之後又達到平衡狀態的連續結果。

16.皮亞傑認為學習的機制不包括下列何者?(A)平衡(B)適應(C)鷹架(D)同..-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