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學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41 關於佛洛姆(V. Vroom)預期理論(expectancy theory)中對組織成員是否有激勵作用之敘述,下列何者 錯誤?
(A)取決因素之一在於該成員對完成任務可能性的認知
(B)取決因素之一在於該成員對完成任務後所得報酬的認知
(C)取決因素之一在於該成員對領導階層的忠誠度
(D)取決因素之一在於該成員努力、績效與報酬三者的關連性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最佳解!
Jamie 高三下 (2016/11/26)
弗魯姆(Victor H Vroom)1964年在《工作與激勵》提出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稱「效價-手段-期望理論(VIE)」。 該理論引出了調動人們工作積極性三條件:激勵(Motivation)的強度(F)取決三者乘積: F=E*(ΣV*I) 1.期望值=效價(Valence):努力與績效的關係。人們總是希望通過一定的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個人主觀認為達到目標的概率很高,就會有信心,並激發出很強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認為目標太高,通過努力也不會有很好績效時,就失去了內在的動力.....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F
Benja Min 國二上 (2016/08/26)
弗洛姆 (Vroom)期望理論Posted on 十一月 22, 2009 by kenney1203弗洛姆 (Vroom)期望理論(一)弗洛姆期望理論的基本假設    弗洛姆之期望理論對人類有幾項基本假設:(Vroom,1964)延續享樂主義的主張,弗洛姆認為人之行為是有目的性的,會努力去尋求積極價值,而逃避負面價值。
認為人具有理性,而理性之作用使個人能對個人與環境之因素加以思考、衡量,選擇最具價值之行為方式。
個體之動機為個人和環境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環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環境作用的期望與偏好,都是影響個人動機的原因。
動機不是孤立的預感或權宜之做法,而是在某些系統化之實體模式下進行。亦即個人之行為是具有法則性的,可藉由某種模式之建立而加以預...
查看完整內容
3F
simon-107初等已上 國三下 (2017/12/01)

努力(E)→績效(P)→報酬(R)或(O)

41 關於佛洛姆(V. Vroom)預期理論(expectancy theory..-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