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刪除】23 當團體人數愈多時,愈可能發生下列那一項情形? (A)成員愈會從..-阿摩線上測驗
1F 陳郁靜 國三下 (2017/11/12)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一、社會助長:指當有他人在場時,會增進個人的工作表現。 社會抑制:指有旁觀者存在時,會使受試者的效率降低,需要更多次的練習才能記住所要學習的材料。 1.Zajonc(1965)認為有旁人存在時,有時會助長,而有時卻會抑制個人的工作表現:通常對自己熟悉的工作會產生社會助長的效果,而複雜或不熟悉的工作則會產生社會抑制的效果。原因為: 因旁人存在時,會導致個人處於「激起狀態」(指產生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其有利於強勢反應的發生。即對簡單或熟悉的事,強勢反應就是「正確」的反應,對複雜或困難的事,強勢反應就是「錯誤」的反應。 2.Cottrell(1972)則從學習驅力理論的角度,反對Zajonc提... 查看完整內容 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一、社會助長:指當有他人在場時,會增進個人的工作表現。 社會抑制:指有旁觀者存在時,會使受試者的效率降低,需要更多次的練習才能記住所要學習的材料。 1.Zajonc(1965)認為有旁人存在時,有時會助長,而有時卻會抑制個人的工作表現:通常對自己熟悉的工作會產生社會助長的效果,而複雜或不熟悉的工作則會產生社會抑制的效果。原因為: 因旁人存在時,會導致個人處於「激起狀態」(指產生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其有利於強勢反應的發生。即對簡單或熟悉的事,強勢反應就是「正確」的反應,對複雜或困難的事,強勢反應就是「錯誤」的反應。 2.Cottrell(1972)則從學習驅力理論的角度,反對Zajonc提出別人「只要在場」就會產生機起狀態的說法,他認為別人必須是一個「可能的評價來源」,才會對個人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 3.sander(1981)提出分心的解釋:旁人存在時,還會產生分心作用,干擾其注意力,對簡單的工作他會更加努力,而產生助長之效。對較困難的工作,倘努力仍不足以克服干擾之影響的話,就會產生抑制之效。 4.Baron(1986)的分心─衝突模式:指別人存在時,個人一方面注意工作本身,又要注意在場的人,就產生了注意力上的衝突,這個衝突就會導致個人的激起升高,而產生助長或抑制的效果。 二、社會衝擊理論:其探討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對個人影響的強度;即旁人的存在,對個人的影響強度決定於三個因素:他人的總數(指旁人越多則影響越大)、強度(指旁人的身分地位或專業性越高影響越大)、接近性(指旁人在時空上的接近程度,越接近則影響越大)。 三、去個人化:指個人處於群體中時,「自我」的意識會喪失,個人的自我認同為團體的目標與行動所取代,任何行為已經不再代表個人了,而是「群體」行為的一部分,這使得人們覺得較不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較不關切行為的結果。因此個人匿名性越高時,去個人化情形越嚴重,人們越可能做出平常不會做的行為。 |
【已刪除】23 當團體人數愈多時,愈可能發生下列那一項情形? (A)成員愈會從..-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