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61.王明珂在《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提出,不同的「異族」在漢代華夏的心目中有不同的「民族意象」, 主要是由兩種主觀標準造成:一是經濟生產型態的差別,二是處於國家或酋邦、部落結構的差異。而華夏中國 則針對不同經濟方式、不同社會結構的「異族」採取不同的對策。請問:依據上面的說法,下列何者與其他三 者所受待遇不同?
(A)匈奴
(B)烏桓
(C)西羌
(D)滇國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最佳解!
天帝佛陀 高一上 (2018/06/19)
匈奴,烏桓,西羌皆為西北方.....看完...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2F
李涵 大三下 (2019/05/26)

引自維基百科

秦始皇時,曾打敗破滇國,並開通五尺道至當地,但秦朝滅亡後,交通再度中斷。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時,滇國歸降,並在當地設置益州郡管轄,納入了漢王朝的疆域。同時賜「滇王之印」,並允許滇王繼續管理他的臣民[3]東漢時,隨著漢朝郡縣制的進一步推廣、鞏固以及儒家文化的推廣,滇國和滇人被逐漸分解、融合、最終完全同化。黃懿陸的《滇國史》認為,古滇國在東漢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滅亡。

61.王明珂在《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提出,不同的「異族」在漢代華夏的心..-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