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1. 劉老師剛接一個新班級,她利用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 method)來加強對班級的了解與輔導。下列有關社會測量法的描述,何者最為正確?
(A)此測量法可以使用虛構的情境分組
(B)測量班級學生家長社會經濟地位的整體狀況
(C)預測班上學生未來的社會經濟地位
(D)測量班級的次級制度結構或非制度性結構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1F
EVVONE 高一上 (2017/09/26)

社會測量法是心理學家莫里諾(J.L. Moreno)於1934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特別是小團體)成員之間人際關係和人際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謂社會結構,通過社會測量,人們可以瞭解人的人際知覺方式、團體凝聚力等團體特征。在進行社會測量時,人們假設:在所有團體里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使得各團體內成員在不同程度的積極與消極人際情感的基礎上形成一種非正式的組織;這種相互偏愛或疏遠的關係會顯著地影響團體計程車氣和效率。

  社會測量法要求團體成員根據研究者所提供的某種標準,選擇一位或多位同伴。目前,社會測量的選擇已包含相當廣的內容,它已不只是指“人”的選擇,還可以選擇信息交流渠道或...


查看完整內容
2F
⁽⁽ଘ( ˊᵕˋ )ଓ⁾⁾ 大一上 (2020/12/18)

教室的社會體系包括兩種結構,一種是制度性的正式結構,另一種則為次級制度的非正式結構。
(1)正式制度結構:教室中的教師和學生必須根據社會認可的期望,扮演特別的角色行為,以達成特定的社會價值及目的,這就是教室社會體系的制度結構。這類結構的維持,依賴間接的增強物,如社會認可、經濟報酬等。
(2)次級制度結構:教師與學生的個人特質,以及師生間、學生間等多重的交互作用,以其感情、思想、需要等使然,也能產生某些直接性的滿足與報償,如友誼、信賴等等,這種交互作用型態就是社會體系的次級制度結構。

31.劉老師剛接一個新班級,她利用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 metho..-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