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18.在教育情境的實驗中,控制組未接受實驗處理,但當其獲悉另有實驗組接受了實驗處理,乃產生不甘示弱而有著與之一較長短的超水準表現,此種現象稱為
(A)霍桑效應
(B)強亨利效應
(C)比馬龍效應
(D)熊彼得效應。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1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9/20)

強亨利(John Henry)是美國一名傳奇性的黑人,從事鐵路工作,他獲知公司將引進一種機器做實驗,以備後來取代工人時,便想使自己的工作績效超越機器,而拼命的工作,來避免被取代,但後來卻因為力竭而死。

於是,當控制組的受試者,感受到他們處在和實驗組競賽的情況下,為了不甘示弱,而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超乎尋常的表現時,便稱為強亨利效應。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取樣方式若是以方便取樣為主,而不是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取樣,研究過程較難控制外在變項的干擾,如:教學策略、個人特質與動機等。

例如,同時測量學習成效與態度的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是決定此類研究品質的關鍵要素之一,但是卻多缺乏這方面的資訊。在研究時也忽略了反應性效應的影響。

2F
Angi Lin 小一上 (2013/03/17)
熊彼得效應就是說,競爭越激烈,創新意願越低,因為創新後的利潤反正也不高,所以乾脆不投資算了。
理論創造者:熊彼得。

18.在教育情境的實驗中,控制組未接受實驗處理,但當其獲悉另有實驗組接受了實驗處..-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