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否證論學者波普(Popper)將存在的涵義定義為外部事物的存在、思想意識的..-阿摩線上測驗
最佳解! | ||
3F BerryCat 高二下 (2019/03/13)
科學哲學家波普爾(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認為成千上萬的觀察不能證明一個結論為真,但是只要一個觀察卻能證明一個科學結論為偽。科學中並沒有可驗證的真理,真理的意義在於可否證,可被推翻,當所有可能的假說逐漸被推翻時,真理就逼近了。換句話說,我們所提出的理論命題都只不過是我們的「臆測」。經驗性的觀察不能證明一個命題的真,卻可確定命題是偽的。例如,只要觀察到一隻白烏鴉,就可否證「烏鴉是黑的」。理論命題經過多次否證而不成功,就表示包含了越多的經驗內涵,但仍只是「臆測」。 |
4F 111桃園一般師上岸耶! 大二下 (2022/05/30)
波柏(Popper)的政治理論 1. 點滴社會工程: 漸進式的改革,從嘗試錯誤中不斷進步。 2.烏托邦社會工程: 設計了一個對美好世界的藍圖,傾盡所有資源努力去實現。 否證論: 1. 無數個觀察不能說明一個理論為真 2. 但是主要出現一個觀察足以說明理論為偽,便能推翻這個理論。 |
5F JB 大四下 (2023/06/18)
波普爾(Popper)的三個世界是觀察、定義現實的一種方法。1978年Popper在一次演講中提出,在《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有發展成為完整的知識論體系。Popper將世界分成三個種類: 世界一:由物理客體和事件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世界二:由心靈主體和其感知事件組成的世界。
世界三:客觀知識組成的世界。
Popper指出:
世界一與世界二的劃分是源自笛卡兒的心物問題;
世界二與世界三的劃分是源自於康德的對客觀知識的追求。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