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專◆歷史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4. 某人原是以收租為生的臺灣地主,但在當時政府的一項政策下,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儘管如此,某人利 用政府給的補償金,開設了一家小工廠。於是,某人就這樣從地主身分,跨足到工業部門。上述「某人」 的遭遇係受到何種政策的影響?
(A)劉銘傳的減四留六
(B)後藤新平整理大租權
(C)公地放領
(D)耕者有其田。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4天 ,已有 1 則答案
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國三上 (2018/12/08):

耕者有其田中華民國政府臺灣實施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實行三七五減租,於1951年實行公地放領,於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

民生主義解決土地問題的政策。要點是減低田租,保障農民收入,切實扶植自耕農,使其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種。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7年3月20日「從字第一〇〇五〇號」訓令規定:佃農應繳之耕地地租,依正產物1000分之375計算,是為「三七五減租」。但當時各級政府推行不力。1949年4月14日公布實施「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更陸續訂定「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施行細則」、「臺灣省辦理私有耕地租約登記注意事項」、「臺灣省推行三七五減租督導委員會組織規程」及「臺灣省各縣市推行三七五減租督導委員會組織規程」等法規,以貫徹三七五減租政策。後為確保推行三七五減租已獲得之初步成果,於1951年6月7日制定公布「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作為法律依據

台灣土改對於台灣的經濟起飛,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5][與來源不符]。有四種估計數字因水稻這一項的產量而有所不同,因此無需對估計數太認真,就從裡面取突出的估計數而言,從1949年到1960年,台灣每公頃水稻的產量提高了約50%,農民的淨利提高三倍,但並不是所有農民皆種植水稻,在旱地耕作的收入就比較少。[6]土地改革使台灣80%以上的農民成為自耕農[7]

耕者有其田所釋放出來的四大公司股票,因中小地主經濟狀況不佳,又普遍不信任與接受股票與債權之價值,對國營企業也沒有信心,紛紛出售政府給予補償之國營企業股票;台灣五大家族則趁機以低價購入,晉身為工業資本家。由於土地改革使台灣許多地主喪失依附於土地之政經權力,[8]此一資本集中現象對工業化產生一定的助力。[9]部分地主則是把所獲得的政府補償投資於工業生產,成為台灣日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原來的大地主也搖身一變為財團,例如鹿港辜家掌有台泥,後發展成和信集團(1991年以前稱為中信集團),便是顯例。[10]


9個讚
檢舉


24. 某人原是以收租為生的臺灣地主,但在當時政府的一項政策下,失去了大部分的土..-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