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甄◆特殊教育專業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7. 運用介入反應模式(RTI)鑑定學習障礙,可以不需考量以下哪一項標準?
(A) 實際表現與能力(智商)之間的落差程度
(B) 經過初級及次級的介入,仍然沒有成效
(C) 介入的教學課程必須是具有實證的根據
(D) 運用多次、持續性的測量方式來評估學生的進步情形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最佳解!
Tina Huang 國三下 (2012/05/02)
RTI使用就是為了要減少只因實際表現與智商間落差而判定學障的問題 也就是說 學障的意義有一部分要是因為經過.....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4F
Victor Liu 國三下 (2012/02/26)
突然想到老吳說,單憑表現和智商的差異是不可以判定為學障...
可能這題會選A是因為RTI的理念不是這樣吧?!是麼?呵呵~
6F
Amelia Liu 高三下 (2012/12/16)


沒有A這個步驟


指學生可以先接受介入服務的觀察與篩選,經由這種介入歷程,來評估學生是否有具有學習障礙。
Fuchs等人(2002)提出RTI的鑑定學習障礙模式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評量過程:前三個階段在普通教育中進行,最後一個階段在特殊教育中實施。
步驟一:篩選高危險群學生,主要在普通教育中進行。
步驟二:提昇普通教學成效(第一層介入),主要以補充班級普通班教學與檢核學生在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效。
步驟三:診斷性嘗試教學(第二層介入),以普通班級教學內容為基礎,提供學生相關補充教材。
步驟四:特殊教育鑑定與安置(第三層介入),並進行學障鑑定,依學生的學習表現結果,並進行相關鑑定的過程,排除其它障礙因素,以確認學習障礙的資格。

以RT...


查看完整內容

37. 運用介入反應模式(RTI)鑑定學習障礙,可以不需考量以下哪一項標準? ..-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