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台電◆行政學概要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平衡預算原是一項重要的財政原則,但在1930年代之後,此一財政原則逐漸被推翻。此一改變的主要動力為何?
(A)凱因斯理論
(B)供給面經濟學
(C)零基預算理論
(D)績效預算理論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最佳解!
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2011/11/03)
凱因斯這小壞壞導致政府赤字.....看完整詳解
4F
陳冠燁 小六下 (2022/04/24)

平衡預算(收入=支出)
一般指的是政府的支出與稅賦增加相同幅度,也就是政府透過增稅來支應政府增加的支出,使得政府的負債或儲蓄不會因為新增的政府支出而有所變化,若一整段衡量的期間都採取平衡預算政策,則政府的總支出(包含政府購買、移轉和公債利息支付的總和)恰好等於政府總稅收。

原是傳統財政的原則,但於1930年代遇到經濟大恐慌,羅斯福總統(接受凱因斯經濟學派,需求面的經濟學)
(支出>收入)

所以逐漸推翻平衡預算原則(支出 =收入)

5F
邊伯賢的小可愛❤️ 大一下 (2022/05/07)

凱因斯學派:政府適時干涉
代表人物:凱因斯(Keynes)
重要論點:有效需求理論

1930年代掘起的理論,
認為政府要干預經濟才能讓經濟復甦,
被當時的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採用,
運用在改善經濟大蕭條的策略中,
成功打造了1950~1960年代的繁榮時期。

主張論點:有效需求理論

凱因斯認為造成1930年代大蕭條的原因是
國民的消費不足才會導致經濟衰退,
因此在經濟衰退期時,政府必須刺激需求,
帶頭增加支出、帶動就業才能提高所得,
雖然政府的財政可能會出現赤字,
但是當經濟進入了繁榮期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6F
邊伯賢的小可愛❤️ 大一下 (2022/05/07)

績效預算(Performance Budgeting)


1949年美國政府行政機關組織委員會-胡佛委員會(Hoover Commission)所提的行政革新報告,
建議聯邦政府必須摒棄虛浮的中性預算(Neutral Budget)觀念,
而要採依據職能、業務興計畫(Program)來編製預算 ,
績效預算要求經費與計畫緊密配合,
以便分析政策執行的績效。

平衡預算原是一項重要的財政原則,但在1930年代之後,此一財政原則逐漸被推翻。此..-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