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誰提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之較統合性「人性觀」:
(A)程顥
(B)程頤
(C)朱熹
(D)王陽明。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1F
蘇蘇 高三下 (2015/03/07)

王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應該溯源到宋明理學的「心」與「性」的關係上。陸象山說:「在天為性,在人為心。」人心本天性(天命之謂性),天性是天賦與我的本性,即是「心」。我的心性是自然的、天賦的,無善惡可言,也絕不帶有「原罪」。「善」、「惡」,都是人意念造作的價值觀。人為的造作,不該用來規範自然物。此之為「有善有惡意之動」。但是人文社會要發展,大家要過得好,不能不談善惡問題。人天生就有判斷能力,是為「良知」(往深處說,心學上的「良知」有其神秘意涵,大約等同於佛教的「空性」在人身上的體現),即孟子的「四端之心」、象山的「本心」,也類似但不等於康德所謂「先驗理性」。為什麼要「格物」?就是因為如果光有先天的判斷力,不格物,你知識不夠,還是不能清楚知道什麼真正對大家都好,什麼不好。要研究了才知道好或不好,然後把好的保留,把不好的去除,即所謂「為善去惡是格物」。

3.誰提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之較..-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