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教甄◆課程與教學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下列誰的話較符合教學前的「準備原則」?
(A)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B) 孟子: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
(C) 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
(D) 孟子:無恥之恥,無恥矣!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困難
最佳解!
Tina Hsiu 小四上 (2012/02/24)
中庸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學記:「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在此處的「預」或「豫」,都是準備的意思。在教學開始之前,如果教師和學生都有了充分的準備,則教學的.....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23F
小神童 高二上 (2018/02/19)

B個性適應原則

艾育p29

24F
GC 大二上 (2019/02/27)

 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意義為--事情沒有發生就先防止,這叫做預防

與教學上的準備原則並不相同

反而是中庸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才有預先準備之意


故本題並沒有合適的答案




25F
我要當老師 大一下 (2019/02/27)

教學常見的原則

1.準備原則:引起動機的方法→桑代克的準備率

2.類化原則:根據舊經驗吸收、接受、融化新事物→赫爾巴特

3.自動原則:自動與自發→福祿貝爾

4.興趣與努力原則:興趣是行為的動機、努力是行為的堅持

5.個性適應原則:適應個別差異

6.適時指導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7.社會化原則:共同參與原則

8.熟練原則:真正的學習、徹底的學習→莫禮生

9.完整學習原則:把握整體的結構,再分析組成的分子

10.同時學習原則:克伯屈
         主學習:直接達到的教學目的
         副學習:與功課有關的思想或概念
                            (如鴉片戰爭一課,同時學到地理和衛生之事)
         附學習(輔學習):學習時所養成的理想態度(如實驗課學到科學精神)

下列誰的話較符合教學前的「準備原則」? (A)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