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第貳部分、綜合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1-3 題。
       在寶可夢故事和遊戲中不斷出現「演化」或「進化」的設計,是寶可夢發展歷程上很重要的一環,但也容易造成知識的混淆。這個設計讓寶可夢的形態有更複雜的變化,同時強化了寶可夢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賦予其新技能。然而這和我們所認知的生物演化(evolution)意涵並不同,絕不能混為一談。舉例來說,由「綠毛蟲」變為「鐵甲蛹」、再變成「巴大蝶」的過程,不能類比為演化,而應和昆蟲生活史中的變態(metamorphosis)相對應。由此可見,寶可 夢的「演化」其實更近似於個體發育的過程。
       另一方面,生物學的演化法則包含了三個要素。第一是個體間的變異,其次是此變異可以 遺傳給下一代,再來是這些變異可能會因個體適應力不同而在族群中被天擇選汰。這三個要素 構成了演化天擇理論的基本架構,也解釋了生物種化和滅絕背後的機制。在寶可夢動畫或遊戲 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這三個要素的作用和影響,但仍可在許多角色的設定上,推敲出其設計 概念。 (摘錄自《科學人雜誌》)

【題組】 1. 關於文中「演化」的概念,下列說明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2 分)
(A)寶可夢中的進化概念等同於生物的演化
(B)演化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變異
(C)現實與寶可夢中的演化都是物競天擇的呈現
(D)變態是屬於生物演化中個體發育的一種歷程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2天 ,已有 1 則答案
亞米 國三下 (2024/05/10):
(A) 寶可夢中的進化概念等同於生物的演化→「由「綠毛蟲」變為「鐵甲蛹」、再變成「巴大蝶」的過程,不能類比為演化,而應和昆蟲生活史中的變態(metamorphosis)相對應。由此可見,寶可夢的「演化」其實更近似於個體發育的過程。
因此寶可夢的進化概念應為昆蟲的變態,或是個體發育的過程。

(B) 演化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變異→生物學的演化法則包含了三個要素。第一是個體間的變異,其次是此變異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再來是這些變異可能會因個體適應力不同而在族群中被天擇選汰。這三個要素構成了演化天擇理論的基本架構,也解釋了生物種化和滅絕背後的機制。」

(C) 現實與寶可夢中的演化都是物競天擇的呈現→「這個設計(演化)讓寶可夢的形態有更複雜的變化,同時強化了寶可夢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賦予其新技能。然而這和我們所認知的生物演化(evolution)意涵並不同,絕不能混為一談。舉例來說,由「綠毛蟲」變為「鐵甲蛹」、再變成「巴大蝶」的過程,不能類比為演化,而應和昆蟲生活史中的變態(metamorphosis)相對應。由此可見,寶可夢的「演化」其實更近似於個體發育的過程。」
因此現實的演化是物競天擇的呈現,但寶可夢的演化為變態、為個體發育的過程。

(D) 變態是屬於生物演化中個體發育的一種歷程→總結其他阿摩前輩的論點,此選項錯在「生物演化」之部分,應改為「昆蟲演化」。(109教檢國文)
 



9個讚
檢舉


第貳部分、綜合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1-3 題。       在寶可夢故事和遊戲..-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