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視覺藝術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2. 下列哪一位學者著作《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一書,認為「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主張利用各種材料、形式、內容的藝術創作活動,激發人們的創造性,使人們在心理上獲得自由、適性地自然成長,並藉由藝術活動的陶冶和藝術治療(Art therapy) 使其獲得生理與心理上的平衡,進而達到培養全人格的個人與具有創造性社會人才之最終目標?
(A) 杜威(John Dewey)
(B) 赫伯特‧里德(H. Read )
(C) 富蘭克林(B. Franklin)
(D) 艾斯納(E. W. Eisner)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4天 ,已有 1 則答案
邀請碼184889,感謝! 大一下 (2024/05/31):

在21世紀,教育改革的呼聲不斷,人文藝術教育更顯重要。里德在本書中提出的「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觀念,主張教育過程與藝術創造過程融合一致的構想,舉出美育的教學方法,如何達成民主社會的教育目標,兒童藝術表現能力與審美心理的發展描述等等,都有深入探尋。因而使此書具有全方位的透視性遠見、豐富的知識性、濃厚的趣味性與可讀性。
  從兒童美術教育的觀點而論,《透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最精采而值得深入研讀的是第五章兒童的藝術。從兒童的自由表現、兒童畫發展階段,談到表現的目的。提出了美術教育,就是涵括造形教育和視覺教育,觸覺(造形教育)、聽覺(音樂教育)與觀察力(視覺教育)的培養,對兒童能力發展非常重要。書中也論述兒童藝術、原始藝術與未開化民族之間的關連性與教育問題的探討。兒童畫發展階段的分析,使我們對兒童的心靈與繪畫,有了清楚的認識,對教師從事藝術教學指引出正確的途徑。 里德的這本著作《透過藝術的教育》,內容跨越教育、心理、造形等諸多領域,統合感性與知性,是教育改革的原典。

0個讚
檢舉


22. 下列哪一位學者著作《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