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保員◆幼兒發展與教保概論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1.老師想了解幼兒跑步的動作是否正確,比較適合採用哪一種評量方法?
(A)軼事記錄法
(B)事件取樣法
(C)檢核表法
(D)效標參照測驗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9時 ,已有 4 則答案
Samoyed 高三下 (2024/06/17):

(C) 檢核表法

檢核表法可以列出跑步動作的關鍵要素,例如手臂擺動、腿部動作、步伐等,老師可以依據檢核表逐項觀察和記錄幼兒的動作,進行有系統的評估。這種方法能夠提供具體的指導和改進建議,有助於精確地評估幼兒跑步動作的正確性。

---

(A) 軼事記錄法: 軼事記錄法是指教師在日常觀察中,隨時記錄幼兒的特定行為或事件。這種方法記錄的是偶發的、有趣或重要的事件,而不是系統性或結構化的觀察。因此,軼事記錄法難以全面和精確地評估幼兒跑步動作的每個細節。

(B) 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是指在特定時間內,記錄某些特定事件的出現情況和頻率。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觀察行為的頻率和分布,而不是評估技術性和質量性動作。因此,它不適合用來詳細評估幼兒跑步動作的技術正確性。

(D) 效標參照測驗: 效標參照測驗是指根據預定標準或效標來測試和評估學習者的表現,通常是量化和標準化的測驗方法。這種方法更適合用於學科知識的測試或特定技能的標準化評估,不適合用於觀察和評估像跑步動作這樣的複雜和細緻的身體活動。

19個讚
檢舉
Enya 高三下 (2024/06/17):
選擇(C)檢核表法,用此方法可以具體的評量,有助於評估幼兒跑步動作正確性。(A) 軼事記錄法為詳細記錄較適合質性,(B) 事件取樣法是以某一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作為觀察的對象,了解正確度而言不適合。(D) 效標參照測驗是和學科評量。
 
老師想了解幼兒跑步的動作是否正確,比較適合採用哪一種評量方法
(A) 軼事記錄法
(B) 事件取樣法
(C) 檢核表法
(D) 效標參照測驗
 
(A) 軼事記錄法: 軼事記錄法應以單一事件的簡短描述為主,教師應有目的地選取需要特殊幫助的兒童,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記錄要盡可能全面,包括行為發生的背景、事件過程。此記錄法相較不適合評估幼兒跑步動作。
 
(B) 事件取樣法: 事件樣本法是自然觀察法的一種。 它是以某一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作為觀察的對象。 觀察者必須要到兒童生活或遊戲的場所中,等待事件的發生,然後記錄事件的經過和前因後果、分析資料並提出研究結果。所以評估幼兒跑步動作不適合以此種觀察法。
 
(C) 檢核表法
用一張一覽表對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條一條地進行核計,從各個角度檢核表列出的指標。如題目:跑步的動作是否正確,可以評估手的肢體協調、腳的律動等,可以以檢核表一項一項觀察記錄,成為系統化的評估。
 
(D) 效標參照測驗: 效標參照測驗是指根據預定標準或效標來測試和評估學習者的表現,通常是量化和標準化的測驗方法。這適合學科測量使用。。
9個讚
檢舉
今天你努力了沒有 博一上 (2024/06/17):
事件取樣法:選擇某一特定事件進行觀察,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行為出現即記錄。
 
軼事記錄法:不受時間或情境的限制,不需事先設計好表格,不需對所要觀察的行為下定義,只要認為重要的或覺得有興趣的幼兒行為,在觀察之後都可以記錄下來。
 
檢核表:是在特定情境中,紀錄幼兒有無出現特定行為的方法,再根據表上所列一系列明確具體的行為,評量者根據觀察,勾選行為的有或無。
8個讚
檢舉
Jennifer Chen 小一上 (2024/06/21):

軼事記錄法 (A)

軼事記錄法是通過記錄幼兒的行為片段或事件來進行評估。這種方法較為適合捕捉幼兒行為的概況或某些特殊事件,但不適合系統性地評估跑步動作的每一個細節,因為它更注重描述而非量化評估。

事件取樣法 (B)

事件取樣法是記錄特定事件或行為的出現頻率。雖然可以用來記錄幼兒跑步的頻率或某些特定錯誤動作的發生次數,但同樣缺乏系統性和細節,無法全面評估跑步動作的正確性。

效標參照測驗 (D)

效標參照測驗是根據特定標準(效標)來評估學習者是否達到某種預期的表現水平。這種測驗通常適用於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測評,而不太適合用來評估幼兒體能動作的細節。

綜上所述,檢核表法能夠提供詳細且系統的評估標準,使老師能夠有效地判斷幼兒跑步動作的正確

2個讚
檢舉


1.老師想了解幼兒跑步的動作是否正確,比較適合採用哪一種評量方法? (A)軼事..-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