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甄◆身心障礙組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6. 有關態度的改變,認為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認知與行為若失去協調,則會形成矛盾、緊張、不愉快,因此必須尋求去除失調的 方法,以去除緊張,因而產生態度的改變,提倡認知失調理論的學者是誰?
(A)海德(F. Heider)
(B)奧斯古(C. E. Osgood)
(C)費斯汀格(L. Festinger)
(D)奧波(G. W. Allport)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困難
最佳解!
黃萱萱 國三上 (2013/01/03)
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 提出,當個體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彼此不能調和一.....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6F
KILL ME PLEAS 大二下 (2021/04/05)

(A)海德    歸因理論(Heider's attribution theory)

歸因理論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際關係心理》中提出來的,因此,海德是歸因理論的創始人。他指出人的行為的原因可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指存在於行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緒、興趣、態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為者周圍環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獎勵、懲罰、指示、命令,天氣的好壞、工作的難易程度等等。

  海德認為人們歸因時,通常使用不變性原則,就是尋找某一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間的不變聯繫。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許多條件下總是與某種結果相聯,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應的結果也不出現。這就可把特定結果歸結於那個特定原因...


查看完整內容
7F
KILL ME PLEAS 大二下 (2021/04/05)

(A)海德 歸因理論


(B)奧斯古 一致性理論

能夠對態度改變的方向和程度作比較精確的預測

個體 P 對來源 S 有特定態度,對對象 O 也有一個態度,當 S 對 O 表示看法後,P 對 S 或 O 都會做某一程度的改變,而達到平衡。


(D)奧波 人格理論

將個人特質視為一種組織結構


1. 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是指最能代表一個人的特點的人格特質,它在個人特質結構中處於主導性的地位,影響著這個人的行為的各個方面。

2.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是指能代表一個人的性格核心成分。

3. 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是指一個人的某種具體的偏好或反應傾向,如偏好某種顏色的衣服,閑暇時喜歡收拾房間,等等。

8F
年餘老師 研一上 (2021/06/17)

記憶法:

費斯汀格(L. Festinger)認知失調理論

-> Face失調 -> 顏面神經失調

26. 有關態度的改變,認為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認知與行為若失去協調,則會形成矛盾、..-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