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教甄◆歷史專業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5. 「史有三長:才、學、識;世罕兼之,故史才少。夫有學無才,猶愚賈操金,不能殖貨;有才無學,猶巧匠無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惡必書,使驕君賊臣知懼,此為無可加者。」是哪一位所言?
(A)章學誠
(B)司馬遷
(C)班固
(D)劉知幾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困難
2F
VU 國三下 (2015/03/21)
章學誠一生精力都用於講學、著述和編修方誌。所著《文史通義》,與唐劉知幾的《史通》幷稱史學理論名著。

章學誠(1738~1801),字實齋,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生於乾隆三年,卒於嘉慶六年,享年六十四歲。是清代的史學家。《文史通義》則是章學誠史學理論的具體呈現。儘管在章學誠生前,此書沒沒無聞。但在百餘年後,此書開始受到重視,影響也越顯深遠。《文史通義》有內篇五卷,外篇三卷,書中最經典的,是「六經皆史」的概念。強調「治經」必須結合「考證史料」與「發揮義理」。將治經引向治史,大大的提昇了史書的價值。
  同時,《文史通義》書中也提出相當多,與文學有關的見解。對於當時盛行的「義法說」、「性靈說」,多所批判。強調寫文章必須態度懇切、情辭真誠。從事文學批評時則以設身處地、通情達理為宜。而要寫出一篇好文章,必須從四方面來涵養。一是讀書養氣,二是博古通經,三是親師近友,四是取材求助。
3F
李涵 大三下 (2017/06/02)

張學誠-史德

4F
大三上 (2024/05/12)
史才,指的是文筆素養,是作為文人必須具有的文才。
史學,指的是歷史知識,是作為學者必須具有的知識儲備。
史識,指的是史學見地,已經超出客觀研究,從微觀、具象的史論,到宏觀、抽象的史觀。
 

35. 「史有三長:才、學、識;世罕兼之,故史才少。夫有學無才,猶愚賈操金,不能..-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