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下列敘述,何者最能傳達廖鴻基在〈三月三樣三〉一文中所要傳達的真正意圖? ..-阿摩線上測驗
![]() | 1F 努力? 高二下 (2013/10/26)
廖鴻基 三月三樣三,收錄於《討海人》 漁夫作家廖鴻基的新書《討海人》發表以來,許多評介者認為這是台灣海洋文學的濫觴;也有不少人拿他來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做比較。究竟《討海人》一書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新的視野? 煙仔虎是一群飢餓的狼群。當船隻拖動的假餌在狼群附近游動,狼群首領必當身先士卒衝過來一頭咬住餌鉤。若船隻在這時停止或放慢,上鉤這匹狼掙扎的模樣會警惕其他狼群不要靠近。所以狼匹一吃餌,船隻便要加速急走,讓上鉤的這匹狼像在追擊餌食,整個狼群就會爭先恐後盲目隨後追食過來,像一群飢餓的狼。 在〈三月三樣三〉一文中,有一段對捕捉煙仔虎魚群傳神的描寫;不僅描繪出煙仔虎的習性,也刻劃出漁人討海的歷練。 去年廖鴻基... 查看完整內容 廖鴻基 三月三樣三,收錄於《討海人》 漁夫作家廖鴻基的新書《討海人》發表以來,許多評介者認為這是台灣海洋文學的濫觴;也有不少人拿他來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做比較。究竟《討海人》一書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新的視野? 煙仔虎是一群飢餓的狼群。當船隻拖動的假餌在狼群附近游動,狼群首領必當身先士卒衝過來一頭咬住餌鉤。若船隻在這時停止或放慢,上鉤這匹狼掙扎的模樣會警惕其他狼群不要靠近。所以狼匹一吃餌,船隻便要加速急走,讓上鉤的這匹狼像在追擊餌食,整個狼群就會爭先恐後盲目隨後追食過來,像一群飢餓的狼。 在〈三月三樣三〉一文中,有一段對捕捉煙仔虎魚群傳神的描寫;不僅描繪出煙仔虎的習性,也刻劃出漁人討海的歷練。 去年廖鴻基先是以〈鐵魚〉一文獲得了中國時報散文評審獎;今年又以〈三月三樣三〉贏得「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廖鴻基以他討海人的生活經驗,寫出海洋,寫出魚性,更藉著海湧伯的角色,塑造出台灣漁民的共像。 對四面是海的台灣而言,「這樣的作品來得太遲了,」文學評論家彭瑞金表示。 走出書齋的海洋 何謂海洋文學?彭瑞金認為,「應該是基於海洋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在冰島、英國等海洋國家,很自然地都有一些傑出的海洋文學家。然而反觀國內,孩子們從小被教育「遠離海洋」,沒有海洋教育、親海生活,自然也沒有人有能力寫出深刻的海洋文學。 海洋文學的創作者不一定要是船員或是漁夫,然而在台灣,唯一與海洋有關係卻只有這兩種人。但漁民們咸少有動筆的慾望,而文學家以大海為主題的作品,大多只是一種文人的抒懷、歌頌或想像,那樣在岸上觀海的作品並不屬於海洋文學。相較下,「廖鴻基的海是真實的、生活的、生命的,」同樣居住在花蓮的作家劉富士,指出了何以《討海人》一書會引起這麼多的矚目。 「夭壽,有夠大尾,撇咧撇咧就在船仔邊…」;「鐵鏢捧起來,對頭殼就斬下去…」;「繩仔直直去啦,擋也擋不住…」,那講話的手勢、動作和聲調都像在撩撥水面掀起波濤。 捕漁怳C的黑龍船長讚許廖鴻基,藉由一些土話、小動作,把漁民的心事、期待,表現得很深刻。 海湧伯與桑蒂歌雅 一個個魚鉤沉下水面,就像沉下一個個倒懸的問號,而答案往往是從零到無窮,甚或常常連問號也無法收回。這是在放下餌鉤或撒網當初誰也無法預知的結果。所以漁人必須學會承受不自主的命運,學會等待、落空、失望,或者學會如何承受難以負荷的狂喜。 對於廖鴻基而言,老漁人們不但授予他捕漁的技巧,更教他領略了與海共存的智慧。 在《討海人》一書中,他將心中漁民的形象化身為主角海湧伯。海湧伯敢在多變的三月天出海,知道如何尋找漁場,如何引煙仔虎魚(齒糮)上鉤;然而在煙仔虎使勁,魚繩磨切著少年漁夫的雙手時,他也會立刻熄掉引擎,毫不猶豫的砍斷魚繩,任到手的煙仔虎逃回海中。「在海上,咱無硬碰硬的本錢,」海湧伯說。 彭瑞金認為,廖鴻基創造的海湧伯,是一位對海上作業充分了解的老漁夫,亦是台灣漁人的共像,不同於《老人與海》中的桑蒂歌雅被突顯成英雄般的勇者。「《老人與海》是一本以海洋為背景的勵志文學,而《討海人》已然是一部深入海洋文化的文學作品。」 在創作前,廖鴻基並沒有看過《老人與海》或《白鯨記》。對於身居海島卻大多恐懼海洋的國人,他只希望能透過文字,讓岸上的人了解海上的人,海上的一切。 「曾經,海洋派遣魚兒為天使,領我親近海洋;如今,希望自己也是一位海洋天使,吸引更多人回到海的懷抱,」廖鴻基說。 |
38. 下列敘述,何者最能傳達廖鴻基在〈三月三樣三〉一文中所要傳達的真正意圖? ..-阿摩線上測驗
This is a large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