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44.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
(A)Sternberg
(B)Spearman
(C)Mayer
(D)Thurstone。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1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8/17)
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史登柏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智力三元論的興起,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智力,必須先了解行為之後的認知歷程,亦即了解解決問題時,如何運用思考,如何組織知識。他認為人的智力有組合智力、經驗智力、適應智力等不同能力的組合。其過程:後設成分、付諸行動、習得新知、智能保留、遷移的成分。多維取向智力理論,有助於學校重視全人教育的理念。使學生能接觸現實生活與吸收新經驗的機會,以培養適應環境與創造新經驗的能力。
2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8/17)

根據三元理論,人類的智力是由連接的三邊關係組合的智力統合體,這三邊可視為構成智力的三種成分,各邊的長度因人而異,這也可解釋智力的個別差異。這三邊分別是:

  • 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這與智力行為如何產生有關。指個體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表現於思考、計畫、判斷、執行等心智活動中的能力。
  1. 後設成分:指高層次的心智執行過程,用以計畫、監控、評鑑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
  2. 作業成份:指個人在運思中使用語文及運算以比較、組合、推理的能力。
  3. 知識習得成份:指個人經由學習語文或數學等而獲得知識的能力。
  • 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
指個人面對新環境時,應用舊經驗與新經驗結合,表現適當的行為。
  • 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指個人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改變環境的能力及選擇環境的能力。

44.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Sternberg(B)Spea..-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