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關於精神疾病污名化(stigmatization)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阿摩線上測驗
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國三上 (2020/11/21): X(D)抗議活動因會加深大眾的刻板印象, OA)精神疾病較常被歸因於懶惰、缺乏意志力 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對於病人、家屬、與社會皆是一個沉重的存在,思覺失調症病患存有慢性和退化的疾病特徵,儘管規則的接受藥物治療,仍易存有部份殘餘症狀,不僅造成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歧視和污名化現象,也嚴重影響病患的心理、婚姻、人際、家庭和職業等關係,透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事件了解精神疾病背後之公眾污名、自我污名以及社會距離,和《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角色應思聰,瞭解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從林奕含事件看精神疾病污名化林奕含事件引發引起社會大眾議論。林奕含在 2017 年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兩個月後便自殺身亡,書中的故事含沙射影她遭到補習班名師誘姦,從高二開始林奕含得了重度憂鬱症,後來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躁鬱也找上了她,大三時甚至會產生思覺失調的症狀。 延伸閱讀:我的痛苦不能和解 專訪林奕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出身醫學名門世家的林奕含,加上得了在傳統社會上未被明朗化的精神疾病,每個人都強調不能讓其他人知道林奕含是精神病患者,以免影響觀感與形象。林奕含形容思覺失調就如柏拉圖所言的靈肉對立,因為身體受到的痛苦大到無以負荷,以致靈魂要離開肉體才有辦法存活下去,
即便肉體的辛苦早已超越了可以忍耐的程度,對重視「家庭關係」和「面子」的華人社會而言,污名化的重要性與影響更甚於西方社會,從公眾污名蔓延至自我污名,畏懼影響自身形象的罪惡感油然而生,更遑論精神病患者是否早已和社會脫節。 思覺失調症到底是什麼?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因過去人們聽到精神分裂症常會心生畏懼,台灣於 2014 年將 Schizophrenia 過往的中譯「精神分裂症」改為「思覺失調症」,期待能減少國人對其的污名化,盼能藉由更名對它有更客觀的認識。患者的症狀通常是在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社會環境等的壓力累積而引發,它會造成腦部的思考和知覺功能失調,患者的思想和感覺變得異常而且混亂,通常伴隨著妄想、幻聽、幻覺等脫離現實的症狀,進而產生生活上各個層面許多困擾和困難。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8734 | 檢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