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高中指考◆生物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57-61題
太陽光入射地球後,被大氣層與地表吸收的能量,平均大約為235W/m2 (如圖18)。若大氣不吸收太陽與地表發出的輻射,則地表溫度只能維持在-18℃左右;但因地表發出的長波輻射,大部分會被大氣中的水氣、 CO2、甲烷與其他一些氣體所吸收,因而產生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可保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15℃左右。大氣中由於人類活動所帶來的 CO2濃度增加,會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且可能助長全球愈趨暖化的現象。
科學家最近開始進行一項實驗,試著增加海水中的鐵質,看看能否藉此將大氣中的 CO2濃度減少,以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由於鐵質可以幫助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生長,而地球上又有近乎一半的光合作用是由植物性浮游生物所進行的,因此依據理論推測,若在海洋中施以大量鐵肥,使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與進行光合作用,便可將大氣中的 CO2封存一些在海底,最後將有助於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理論必須在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後便沈入海底的前提下才會成立,唯有如此才能一勞永逸的將 CO2從大氣中移除,否則一旦這些植物性浮游生物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而動物性浮游生物又被大型海洋動物吃掉,這些被移除的CO2 還是會藉由呼吸作用返回地球大氣中,如此一來,海中鐵質的增加並不會減少大氣中 CO2的濃度。
進行這項實驗的科學家,便是在鐵質增加後的海域中(近南極的海域),長期追蹤植物性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海中生物的繁殖情況,試圖找出答案。然而也有一些生態學家提出如下的警告:即使這項實驗證明在海中施以鐵肥可以減低大氣中的 CO2濃度,但干擾或破壞海洋中的食物鏈,也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急遽且負面的影響。上述這些在科學上的爭論,都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才能進行較深入的探討與瞭解。
試根據本文敘述,回答57-61題等有關 與溫室效應的問題。
%252522%2525C3%2525A5%2525C2%25259C%2525C2%252596%2525C3%2525A7%2525C2%252589%2525C2%252587%252520174.png%252522.png

【題組】61. 下列哪一種證據的出現,可能會不利於「在海中施以大量鐵肥可減少大氣中的 CO2濃度」的理論?
(A)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後便沈入海底
(B)只有極少部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會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
(C)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是影響 CO2是否能封存在海底的唯一因子
(D)絕大部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而動物性浮游生物又被大型海洋動物吃掉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最佳解!
869 小一下 (2020/02/25)
施以鐵肥是為了使植物性浮游生物增長,從而...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57-61題 太陽光入射地球後,被大氣層與地表吸收的能量..-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