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甄◆諮商輔導專業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8. 兒童在發生偏差行為時,其實會先有警訊,並非忽然發生,這便是阿德勒(Adler)主張的,認為要輔導兒童的偏差行為, 必先瞭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與目的,此種警訊式的偏差行為有四種,其出現的順序為
(A)博得注意→自我放棄→尋求報 復→爭取權力
(B)博得注意→尋求報復→爭取權力→自我放棄
(C)博得注意→爭取權力→自我放棄→尋求報復
(D)博得注意→爭取權力→尋求報復→自我放棄。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1F
哈哈哈 高三下 (2014/07/07)
阿德勒(Adler)認為兒童行為的目的可區分為四類:獲得注意、爭取權力、尋求報復、自暴自棄。

縱使是不適應行為或偏差行為的目的亦同,一樣是兒童為了要確知或是獲得自己的地位而產生錯誤結果,
成人往往不能了解或疏忽兒童這些行為的意義,而做出一些不當增強他們行為目的的反應。
為了要有效因應兒童的行為問題,做父母或老師的應該要知道他們可能會產生那一類型的偏差行為,及他們行為背後所隱含的動機與目的

28. 兒童在發生偏差行為時,其實會先有警訊,並非忽然發生,這便是阿德勒(Adl..-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