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5 下列關於法律適用之敘述,何者正確?
(A)適用法律的過程中,如發現條文規定不夠明確,應透過解釋以解明法規範的內容
(B)法條對構成要件的規定不明確,就表示法律有漏洞
(C)某甲控告某乙故意投擲石頭砸壞其汽車,確定某乙有無此行為,在法學三段論法中,屬於確定大前提的階段
(D)如發現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被告之行為有罪,法官應拒絕審判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最佳解!
Asta 小一下 (2015/01/15)
(B) ex 民法§72:「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 」→ 構成要件是「法律行為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屬於不確定法律概念,屬於規定不明確的情形,但並非法律漏洞。為什麼要運用不確定法律概念來立法?因為條文有限,現象無窮。另運用不確定法律概念,亦可適應時代環境變遷,以「善良風俗」為例,可能會隨著時代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若用明確具體的情形來立法,那條文可能就要一再修改,也會有一些沒有想.....看完整詳解
7F
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小一上 (2016/11/20)

法律構成要件所使用之文字不十分明確,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時,即具有一定之判斷餘地,稱為「不確定法律概念」。

法律依其內在目的及規範計畫,對於特定問題,應有所規定,但因立法者之疏忽,卻未規定。此在法學方法論上,稱為:法律漏洞。

另見釋字第五八六號解釋不同意見書 大法官 楊仁壽  

法律漏洞與不確定法律概念,最大的區別,在於法律漏洞本質上係出於立法者之疏忽、未預見或情況變更,根本不在「立法計畫」內;而不確定法律概念則係立法者希望的法律漏洞(als gewollte Gesetzeslücke bezeichnet),在立法者之「立法計畫」之內。至狹義的法律解釋與不確定法律概念,區別之所在,則狹義的法律解釋允許法官等以最大的文字含義予以理解,...


查看完整內容
8F
幫按讚 大四上 (2017/08/04)



5 下列關於法律適★★★★,★★★★? 
(...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9F
行百里者半九十 研二下 (2017/12/25)

(B)法條對構成要件的規定不明確,就表示法律有漏洞 
(C)某甲控告某乙故意投擲石頭砸壞其汽車,確定某乙有無此行為,在法學三段論法中,屬於確定大前提的階段 
(D)如發現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被告之行為有罪,法官應拒絕審判 

5 下列關於法律適用之敘述,何者正確? (A)適用法律的過程中,如發現條文規定不..-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