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臨床心理學總論(二)題庫

【非選題】
一、馬耀(假名)是一位少數民族男孩,就讀國小三年級,由媽媽帶到精神科就診。學 校老師認為馬耀上課無法專心,且經常破壞班級秩序,懷疑其有過動傾向,因此請 家長帶至醫院檢查。做為臨床心理師的你接獲精神科醫師的轉介,要求對馬耀進行 智能評估。你對馬耀施測了班達完形測驗以及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在跟馬耀的媽媽 晤談時你可以感受到她相當緊張,並且不時用其母語制止在一旁走動的馬耀。 關於這次為馬耀進行的心理衡鑑工作,請參考下列所附的「臨床心理師倫理準 則與行為規範」第四章第二節「心理衡鑑」中之準則 2.04 與 2.05,回答問題:請 問以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工具,如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對馬耀施測時,文化差異的影 響可能出現在什麼地方?請問在資料蒐集與報告撰寫上,要如何來修正如此的測驗 結果?請問要如何來對馬耀的母親呈現這次心理衡鑑的結果?(25 分) 「臨床心理師倫理準則與行為規範」第四章第二節「心理衡鑑」: 2.04 在選擇心理衡鑑工具時,臨床心理師應注意當事人的個別差異,慎重審查心 理衡鑑工具的效度、信度、及常模,選用自己熟悉而且對瞭解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具 有實用價值之心理衡鑑工具。 2.05 臨床心理師在實施心理衡鑑工作前,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其監護人) 有權利要求以其能懂的語言,獲知心理衡鑑的性質和目的、心理衡鑑結果的參考價 值與限制,及其何以需要接受心理衡鑑。唯有在當事人對心理衡鑑工作所提疑問全 部獲得釐清,並同意接受之後,始得進行心理衡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