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依戀/附關係的影響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應該是依戀/附關係的影響 ◎依戀的個別差異 1. 嬰兒依戀類型 Ainsworth 等人藉著「陌生情境測驗」觀察嬰兒的行為,對依戀歸納出下面三種類型。 (1) 安全型:對母親離去感到難過,但喜愛並主動與母親接近。 (2) 抗拒型:對母親離去感到生氣,但試圖接近母親,卻抗拒母親的接觸。 (3) 逃避型:對母親離去感到少許不悅,卻又不理睬返回的母親,逃避與母親有更多的接觸。 (4) 錯亂型:研究發現有更多的嬰兒無法被歸類 於上面三種,因此另歸一類為「錯亂型」。此類嬰兒會混合逃避與抗拒兩種類型 的行為,例如不同的重逢情境出現不同行為、接近母親卻又掉頭離開。 2. 母親照顧類型 透過持續的家庭觀察記錄,Ainsworth 等人發現,母親的照顧模式才是影響嬰兒依戀類型的主要因素。 (1) 安全型: 對孩子的需求敏感,且能迅速並正確地做出反應。 (2) 抗拒型: 對孩子有不一致的態度,依母親當時心情而定。 (3) 逃避型: 對孩子的需要採忽視或拒絕的態度,也有可能是過度干涉。 (4) 錯亂型: 對孩子過度保護或是過度緊張。 ◎依戀關係的影響 對於未來而言,依戀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安全依戀的兒童,在其他的情境之下,具有友善、喜於接受探索新事物、容易接納他人…,等許多正面的特質。主因是因為個體成長從剛開始的行為層次的依戀到認知層次的依戀,經由親子不斷地互動、調整過程中,漸漸地建立出對外界、自我、人際的基本印象與假設。因此,我們可以說良好依戀的兒童,以母親提供的安全感為基礎,從早期即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世界,因此也較易發展出正向的情緒處理模式與人際關係。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