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安慰劑效應及反安慰劑效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 effect,來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1],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反安慰劑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代設劑效應假藥效應偽藥效應反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非特定效應Beecher受試者期望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