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政策評估的一般標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下列何者不是根據唐恩(W. Dunn)及波伊斯特(T. Poister)等人的看法,所提出的六項政策評估的一般性標準之一? (A) 普世性 (B) 適當性 (C) 回應性 (D) 效能性   ANS : (A)   ~解析 :   「政策評估」的「一般標準」:   一、對於「政策評估」的「一般標準」之「看法」,各個學者並不相同。但以唐恩 ( Dunn ) 及波伊斯特 ( Poister ) 等人的討論,較為周延。故以其「看法」為「主要根據」。   二、唐恩 ( Dunn ) 及波伊斯特 ( Poister ) 等人將「一般標準」分為以下「六項要目」探述 :   (一)「效率性」( Efficiency ) : 1. 「效率性」是指「政策產出」與「使用成本」間的「關係」。 2. 「效率性」通常以 : (1)「每單位成本」所「產生」的「價值最大化」,或 (2)「每單位產品」所「需」的「成本最小化」為其「評估」的「基礎」。   (二)「效能性」( Effectiveness ) : 1.「效能性」是指「政策方案」達成「預期結果」或「預期影響」的「程度」。 2.「效能性」所關心的並非是「政策方案」是否「按原訂計畫執行」,而是「政策執行後」是否對「標的人口」或「標的事務」產生「預期」的「結果」或「影響」。   (三)「充分性」( Adequacy ) : 1.「充分性」是指「政策」經「執行」後,「消除問題」的「程度」( 也可說是「政策目標達成」時,「解決問題」的「程度」)。 2. 有時候「政策目標」的「設定」,是為了「消除整個問題」,但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對「問題」僅「只能」作「部分」的「解決」。 ※ 如此一來,則「政策」並「未能充分」的「解決問題」或「滿足公眾」的「需求」。   (四)「公正性」( Equity ) : 1.「公正性」是指「政策執行後」導致與該「政策」有關的「社會」上「資源」、「利益」及「成本」之「公平分配」的「程度」。 2. 一項「公正」的「政策」乃是一項「影響」或「努力」其「公平合理分配」的「政策」。 3. 事實上,「任何」一項「政策」均「難以完全滿足」其「每個人」或「每個團體」,只能謀求「社會」的「福利最大化」,其「作法」有下列「四種」: (1) 使「個人福利最大化」( maximize individual welfare ) : 即使「所有的人」所獲「福利」都能「最大化」。 (2) 保障「最少量」的「福利」( protect minimm welfare ) : 即「增加某些人」的「福利」,但使「情況最壞者」能獲「基本數量」的「福利保障」。 (3) 使「淨福利最大化」( maximize net welfare ) : 即「增加社會」的「淨福利」,但「假設」其所獲「利益」可用以「補償」遭受「損失」者。 (4) 使「再分配」之「福利最大化」( maximize redistributive welfare ) : 即使「社會」中「某些特定」的「團體」,所獲「再分配」之「福利」,能夠「最大化」。   (五)「回應性」( Responsiveness ) : 1.「回應性」是指「政策執行結果」滿足「標的團體」之「需求」、「偏好」或「價值」的「程度」。 2. 某一「政策」也許「符合其他所有」的「標準」,但因「未能回應」受此「政策影響」之「標的團體」的「需求」,故仍然被「評估」為「失敗」的「政策」。   (六)「適當性」( Appropriateness ) : 1.「適當性」是指 : (1)「政策目標」的「價值」如何; (2) 對「社會」是否「合適」; (3) 此些「目標」所「根據」之「假設」的「穩當性」如何。 2. 如果「政策目標」並「不適當 ( 不恰當 )」,則即使「政策執行結果」達到「其他標準要求」,仍然會被認為是個「失敗」的「政策」。 ※ 所以「適當性」此一「標準」應該要 →「優先」於「其他標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