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績效預算制度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現代化預算制度的起源 : 「績效預算制度」( PBS ) : 一、「績效預算制度」( PBS )  的「起源」:「績效預算」一詞為「美國總統」所轄的「胡佛委員會」,於1949年對「國會報告」,敘述「聯邦政府預算」時「首先使用」。 二、「績效預算制度」( PBS ) 的「意涵」: (一)「績效預算」應用「成本分析」的「方法」,使「施政計畫」與「支出預算」兩相「適應」。 (二)「績效預算」特別重視「產出」的「績效」,是一種以「產出」為「取向」;以「管理」為「中心」的「科學財務管理制度」。 (三)「績效預算」是基於1.「政府職能」( Functions )、2.「業務」( Activities )與3.「計畫」( Projects )所編之預算。 三、「績效預算制度」( PBS ) 的「主要精神」: (一)對「機關組織」於「特定時間內」之「計畫」和「方案」進行「規劃」。 (二)著眼於「計畫成本和資源」的「連結」。 (三)重視「成本考量」。 四、「績效預算制度」( PBS ) 的「缺點」: (一)由於「政府」的「工作績效難以衡量」,因此「績效預算」的「計畫」常「流於形式」。 (二)「過分重視績效」,容易「忽略極具價值」的「深遠計畫」。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