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記承天寺夜遊,作者蘇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解析: 這篇小品,總共只有八十三個字,作者用極為簡潔的文筆,把 事、寫景、抒情緊密結合,勾勒出一幅優美的夜遊圖。本文開篇便點出夜遊的日期、時間、人物和原委。誘人的月色穿窗入戶而來,引起作者「起行」賞月的興致。「欣然」二字,寫出作者內心的喜悅。接 他僅以簡單幾筆,便將月色之美描繪出來。他用「積水空明」比喻月色,用「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竹柏的影子,功妙而真實。文章擺脫一般描繪月色的方法,不作諸般形容,只淡淡幾筆,更顯得清新、雋永,富有詩意。文章末段,以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世人大都汲汲營營,為俗務所累。道理雖然眾所皆知,但是因為說得含蓄,所以耐人尋味。 此時作者被貶在黃州,一般人若處在仕途的逆境,情緒必然低落,那有閑情體會自然之美,這便反映出蘇軾的豁達人生觀和不迷戀名利的超然品格;當然,他稱自己和張懷民為「閑人」,不免有一點自嘲的味道,多少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惆悵心情。 從內容的鋪排看,由「欲睡」到「起行」、尋友、散步;從寫作技巧看,由 事到寫景,由賞景而抒懷,自首至尾,一氣呵成,行文是那麼自然、流暢,看上去像是作者不加思索,信手拈來,卻又那麼結構周密,實在是小品文的典範。   原文解析: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作者正想寬衣就寢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 偶見月色照進屋內,忽然興致來了,起來到戶外散步。 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 --心裏正想 有誰可以和他同遊共樂,得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 於是他便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還沒有睡覺,兩人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念.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無兩人耳! 在皎潔的月色下,庭院裏好像積了一泓清澈澄明的清水,在這積水裏面,還有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天晚上沒有月亮?哪處地方沒有竹柏?只是像蘇軾和張懷民那樣能有閑情逸致去欣賞月色的人不多罷了。   注釋: 夜:夜晚      解衣欲睡:脫衣想睡覺   月色入戶:月亮照入窗內  欣然起行:我高興起床散步   念無與樂者:想到沒有和我一起分享快樂的人    相與步於中庭: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水中藻荇交橫:指竹柏影好像水草縱橫交錯  蓋竹柏影也:原來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