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課程學派歷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學派   代表   主張   哲學派   (兒童本位)   杜威   克伯屈   彭塞爾   以兒童的興趣與生長為中心(教育即生活)   優:易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缺:1.忽略社會的需要 2.施行困難 3.鬆軟教育※無法事先選擇人類經驗精華   科學派   (社會本位、教材本位)   Bobbit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父)   課程設計以成人生活活動為中心   優:1.較客觀 2.教材較容易選擇與安排   缺:不適合兒童   科學化理論   (工學模式)   Tyler   (課程之父)   1.視教育歷程為工廠生產模式,以課程目標達成的程度為重點,使用有程序、有方法、有證據、有技術的歷程,因此課程=目標   2.Tyler法則:目標→選擇→組織→評鑑   ※Tyler理論涵蓋哲雪心理學,著有「課程與教學基本原則」─課程聖經   ※Tyler四要素:目的→經驗→組織→評鑑   「再概念化」學派   (潛在課程為主題)   ※1970   Pinar       1.提醒、揭露原本未被發現或被忽略的重要部分,重新思考反省課程內涵   2.抦棄科學化生產控制課程,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在學習上的應用、創造   3.課程=經驗   4.反對科學化理論   後現代課程理論       1.反目標模式課程,重課程動態循環與開放   2.反學科本位,重統整與跨越   3.學生與社會文化互動中主動建構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重視課程多元性、不穩定性、非連續性與相對性。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