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課程統整的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課程統整的模式: 就課程統整的功能而言,課程統整是一種教育手段,至於「課程統整」的模式,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常被討論與採用,茲分述如下: (1)統整教育模式(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係Clark(1986)為開發人類潛能而發展的,主要在聯結學習者的思考、感受、感官與直覺等四項心智功能。  (2)故事模式(story model):係Drake(1992)所發展,強調故事是一種學習方式,可被運用於各年齡層的學習,以探究各種不同的主題。  (3)Fogarty的十種統整方式:係由Fogarty(1991)所發展的,以單一學科、跨學科、科際整合及學習者本身或學習者之間的統整為指標,提出十種課程統整方式。分別是:分立式(fragmented)、窠巢式(nested)、聯立式(connected)、共有式(shared)、張網式(webbed)、並列式(sequenced)、線串式(threaded)、整合式(integrated)、沉浸式(immersed)和網路式(networked)。  (4)科際整合單元模式(interdisciplinary units model):係Jacobs(1989)依Hayes的模式再發展的,其主要目標在結合學科觀點並關注問題、主題的探究,使學生就探究的事件中知覺學科間關係的一種模式。 (5)統整主題教學模式(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tion model):係由Kovalik(1989)所發展,是藉結合大腦研究教學策略和課程發展的研究結果,將課程內容統整為年間、月、週主題  (6)全人教育模式(holistic model):係由Miller(1992)所發展,力求避免零碎性的課程而著重學科結合或統整,並注重線性思考與直覺間的平衡。 (7)課程聯結模式(curricular connection model):係由Palmer(1991)發展,利用「輪形設計」整合科際間的課程。   Fogarty十種課程統整方式:   Fogarty(1991)以單一學科、跨學科及學習者等三項主題為統整指標,提出十種課程統整方式:   一、單一學科統整:分立式→聯立式→窠巢式   1.分立式(Fragmented):只有一個方向、單一觀點,專注於一學科,各學科被視為單純且獨自存在的實體,學科之間的關係由學生自己產生聯結。(傳統課程分科型態)   2.聯立式(Connected):學科分離,但將單一學科中的同類型主題加以關連,單元與單元相聯結。   3.窠巢式(Nested):藉由多面向觀點,探究某一概念、主題或單元。   二、學科間統整:並列式→共有式→張網式→線串式→整合式   4.並列式(Sequenced):將兩個以上學科,以分立的方式重新安排教學順序;將各學科中的類似概念配合,為相關的概念提供寬廣框架的課程設計,但學科仍分離。   5.共有式(Shared):兩個學科同時分享其概念與技能上重疊部分;兩學科以相互重疊的概念做為課程組織基礎,進行主題教學。   6.張網式(Webbed):以單一主題概念為中心進行多學科統整,各學科以此主題為中心進行。(類似核心課程)   .如以「發明」為主題來統整課程,即將此主題覆蓋在所有學科之上。   7.線串式(Threaded):多元學習理論的後設課程,把原有教材內容擱置一旁,以一條主線(多個主題概念)串連全部的學習領域。   8.整合式(Integrated):以跨科際的方式找出學科的重疊知能、概念和態度,做為整合的主題,加以統整成新的型態與設計,為科際整合模式。   三、學習者本身或學習者之間的統整:沉浸式、網路式   9.沉浸式(Immersed):依個人興趣篩濾知識內容,促進學習動機、自發性的學習活動。所有內容以興趣和專長為前提,由學習者依自己的興趣深入去消化統整。   10.網路式(Networked):學習者主導,學習情境中完成科際的整合與貫通,形成學習網路。   總結:聯立式:單一學科內的概念聯結   並列式:不同學科類似概念的比較   共有式:不同學科重疊的概念   張網式:一主題,各種觀點   v(D)請比較學科的主題或單元以分立的方式進行教學,但卻經過重新安排並且排列成序,以便為相關聯的概念提供一個寬廣的框架,這是哪一種課程統整的類型?   (A)聯立式 (B)窠巢式 (C)共有式 (D)並列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