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道德行為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王老師主張人性本善,「善」是天經地義,人人都會瞭解的道德概念,並不需要加以分析。請問王老師對善的觀點,較接近西方何種道德理論? (A) 主情論 (B) 直觀論 (C) 功利主義 (D) 理論倫理主義   一、道德行為的判斷問題:以往的學者對於一種道德行為認定其為善行或為惡行,常自兩種不同的方向觀察。   一是偏向行為的結果稱結果說(Consequentism),又稱主外說; 一是偏重行為未發生之前的意志,稱動機說(Motivism),又稱主內說。   二、至於何謂善?何謂惡?善有沒有一定的標準? 在此所謂的善及惡乃專指道德上的善、惡而言,並非指一般的善、惡。關於這些問題的問答實非易事,綜合各家學說大致分兩類: 1.以善惡有客觀標準者 (1)快樂主義(Hedonism):善即快樂或幸福,惡即痛苦。 (2)嚴格主義(Rigorism):又稱主內說,以康德為代表,服從規律或履行義務就是善,凡尊重義務而決定的意志即善,反之即惡。  2.主善惡無客觀標準者 (1)主情論(Emotivism):此說屬於道德的主觀論者,道德上的善惡判斷不靠理智僅賴感情或情緒。 (2)直覺論(Intuitionism):此說以善惡的辯論全憑直覺,分析、推理和實證都無濟於事。                                                                                                出自《網路社會學通訊》詹莉萍,道德教育,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直觀論(Intuitionism)(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 ²善惡判斷非認知,是直覺。善是自明之理,天經地義。 ²善是不可分析的單純概念,不含自然經驗因素。 ²以經驗實證或理性分析,都是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即強以自然界適時來界定非經驗事實的道德概念。   主情論(Emotivism)(情緒論) ²道德判斷與認知是感情與情緒的範疇,是非理性產物,無所謂真假,僅是情緒表達。 ²善是我贊成如此,也如此去作。 主情論的發展主要是基於兩個歷史因素: 一是邏輯實徵論(logical positivism)的提出與發展,邏輯實徵論否定形上學、價值哲學及倫理學的意義,使得所有的道德判斷及規範在理論上喪失了基礎; 二是在本世紀初發展的道德直觀論(intuitionism),雖然一時蓬勃發展,但對道德判斷的本質,全部以直觀的結果來解釋,不能使人真正了解道德判斷的性質。主情論的理論即在試圖替代前兩種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