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駢體文發展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背景   六朝   六朝以來,文尚「駢儷」,內容空洞,遠教化與實用。(重形式)   先驅   初唐   「陳子昂」奏疏不用駢儷,張說、元結、李華等不拘於駢文,實為古文運動先聲。(倡內容)           魏徵   發展   中唐   韓   愈   文章   以「散文」對抗「駢文」。   蘇軾評:「文」起八代之衰,   文以「載道」為主,氣魄雄魂,語言精練,備受後人推崇。   *韓愈並非倡古文之第一人。   思想   以「儒學」對抗「佛老」。   「道」濟天下之溺。   柳宗元   文章   考訂文字真偽,   開啟清代「考據」先河。   韓愈評:   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為文勇於創新,以幽默諷刺的筆法,反映嚴肅的主題,尤以山水遊記文筆清麗,有強烈的感染力。   思想   博涉諸子,   出入儒、釋、道之間。   韓愈友「劉禹錫」及韓門弟子「李翱」、張籍、皇甫湜皆為古文名家。   中輟   晚唐   靡麗之風再起,唯美的駢文又盛。   顛峰   北宋   王禹偁       范仲淹   本性外和內剛,具有傑出的才能,在官時往往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影響所及,使當時士大夫都崇尚氣節,競以天下為己任。   歐陽修   初為駢文,及至得「韓愈」文集殘本,遂倡為古文,力尊韓文,古文中衰之勢,得以復振﹔   又拔取三蘇、曾、王輩,使文風丕變,古文遂為文章之正宗。   (「明」「茅坤」選錄「唐宋八大家文鈔」為習文範本,始有八大家之名。   八大家為「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曾   鞏   為文原本於「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   氣勢縱橫,跌宕多姿,筆法精警,長於議論。   與「歐陽修」並稱「歐曾」。   王安石   經術湛深,思慮細密,文章筆力遒健。   蘇   洵   其文得力於「戰國策」、「史記」,長於議論。   古勁簡質,有先秦之風,影響後世文壇至深且巨。   蘇   軾   思想恢弘,才氣縱橫,文筆雄深雅健。策議論辯之作皆有所擅長,詩詞書畫,各具高格。   蘇   轍   文風汪洋淡泊,適如其人﹔秀傑之氣,終不可掩。   錢公輔   蘇軾評:「帶規矩而蹈繩墨,佩芝蘭而服明月。」   司馬光   文章   以羽翼名教,端正世風為主﹔其文如布帛菽粟,深切日用。   思想   源出六經。   後續   明初   劉   基   自明開國,文風不振,其文章雖未能力駕八大家,   然理充詞沛、神足氣旺之作,可與魏徵輩媲美。   宋   濂   學問淵博,文章委曲暢達,為明初第一大家。   與劉基並為明初文宗。   方孝儒   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   歸有光   文章疏淡自然,情感真摯,謀篇遣詞,明淨有法度。   清   顧炎武   才高學博,留心經世之術﹔   治學精神嚴謹篤實,為清代樸學之導師。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駢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