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1.自我的成長與準備成為公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1自我成長、準備成為公民 名詞解釋: 社會化、再社會化、反向社會化     社會化:從原始的自然人變成文明社會人的過程 再社會化:「重新社會化」人面臨一個與原有經驗及習慣不同的環境時,必須重新學習新的價值 反向社會化:「向孩子學習」 自我形成理論 1.顧里: 鏡中自我理論             呈現:對別人眼中自我形成的想像             判斷:想像別人如何評斷我             主觀的解釋     2.米德:         (1)主我:主觀的自我,本能           客我:客觀的自我,道德規範         (2)兒童社會化過程:             模仿階段2~3歲:受重要他人影響             遊戲階段4~8歲:角色扮演,只注意自己             團體遊戲階段8~:受概括化他人影響     3.佛洛伊德:         (1)本我:原始的我,潛意識           自我:現實的我,本我、超我的折衷           超我:理想的我,良心         (2)精神分析理論: 年齡階段 固著作用 口腔期0~1: 口腔性格:貪吃、吸菸 肛門期1~3: 肛門性格:頑固、冷酷 性蕾期3~6: 對兩性關係焦慮、困惑 潛伏期6~12: 退縮or過度個人主義 性徵期12~: 婚姻生活or為人父母的困擾 4.愛森克:                 四種人格類型   外向 內向 穩定 開朗、熱情、活潑 冷靜、思考、謹慎 不穩定 暴躁、易怒、輕浮 憂鬱、悲觀、善變 5.艾瑞克森:                 一生中八個成長階段 嬰兒期0~1 少年期12~20(自我認同vs腳色混淆) 幼兒期1~3 青年期20~54 嬉戲期3~6 成年期45~60 學齡期6~12 老年期60~ 名詞解釋:身體意象、假想的觀眾、個人傳奇         身體意象:每個人對於自己身體特徵的主、客觀總體評價 假想的觀眾:某些青少年會感覺自己常常是眾人的焦點,對自己的言行非常在意         個人傳奇:某些青少年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過於自我中心的現象 1-2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通過儀式:由法國范傑那所提出ex:滿月、成年禮、婚禮 傳統社會的通過儀式歷程: 隔離      過渡      整合 民俗、民德、法律之差別         民俗:民間習俗,非正式規範         民德:民間德行,非正式規範,較民俗嚴謹ex:勾搭他人妻子or丈夫浸豬籠         法律:正式規範,有強制力 成年後可享有之權利         法律方面:          民法:0~7無行為能力人     7~20限制行為能力人     完全行為能力人          刑法:0~14無責任能力人     14~18限制責任能力人     完全責任能力         政治方面:          18:參加國家考試(地方特考、普考、初等考)          20:有選舉權,參與投票          23:有被選舉權,參選民意代表(立委、議員、鄉鎮市民代表) 1-3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成年公民應具備之特質         具權利意識:享受權利、負擔義務         具備責任感         具有參與意願:社會中的公眾事務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