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自我效能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於試題:小明正在減重重,他每天量體重並作紀錄。下下列何者最適合描述他目前的行為? (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B)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 (C)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D)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自我效能: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產生動機、認知資源及行動以符合某個情境的要求,盡力達成目標。自我效能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班杜拉憑藉著他對人性及其因果決定模式(三元交互決定論——個體、環境與行動三者之間的交互決定論)的理智把握,在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對這一中介過程做出了理論解釋。自我應驗:做某件事情或是對待某人,心裡有預期。而事情的發展也如自己的預期的內容一致、實現。自我監控:指個體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調整行動,以達到所預定的模式或目標的自我實現過程。自我增強是種自我調節系統,設定行為標準->自我評價->自我滿足->自我增強自我效能:考試是否有信心,自我監控:有沒有好好讀書,自我應驗:考試結果是否如自己預期。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的執行某項行為的能力之預估。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期待,可能成為後者的自我應驗預言 ,亦稱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自我監控一詞有兩方面的涵義:其一是當成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一部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等於後設認知。布朗(Ann L. Brown)持第一種觀點,認為自我監控是後設認知的一部分。在布朗的後設認知理論中,將後設認知分成:認知的知識與認知的調整兩部分。認知的調整包括計畫、監控和查核結果三方面,而監控是指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活動具有監督、控制、測試、修正,或是重新安排認知策略的能力。另一方面,傅來福(John H. Flavell)的後設認知理論則經常被當成是認知的自我監控。傅來福認為後設認知包括認知目標、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認知經驗,和認知行動或策略等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不但有各自運作的功能,而且能交互作用以監控個人的一切認知活動。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自我增強是指個人依照自訂的標準來評鑑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評鑑的結果在心理上施予自己獎勵或懲罰。換言之,這種獎勵或懲罰都是自己給予的,並非別人所施予的。from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57/?index=1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231/?index=1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66/?index=1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69/?index=1自我應驗: 自己認為今年會上正式,就考上了比馬龍: 媽媽說我很棒,今年一定可以考上。 然後我果真就上榜了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