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Beck的認知治療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Beck的認知治療理論 而Beck建立了認知治療,並且經過的許多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認知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某些憂鬱症患者的症狀,並且也能夠減少憂鬱症復發的可能性。以下即為Beck所提出有關於憂鬱的三項特徵: 1.認知三角 Beck所提出了認知三角(cognitive triad),其意指憂鬱症患者對自我、世界和未來常持一種負面的觀點。Beck認為個體會系統性錯估當前與過去經驗,導致其自認為一失敗者,世界是充滿挫折、未來是悽涼的(李素芬,2004)。 2.認知扭曲 貝克在早年對憂鬱探討中,他提出了人們在思想上的認知扭曲以下筆者列出幾個常見的認知扭曲: (1)二分化的思考:常常持二分法的思考,憂鬱症的人認為事情必須依我們想要的樣子那樣發生,否則就是失敗。例如:如果我考試沒有第一名,我就是失敗的。 (2)選擇性摘錄:對事件、言語作部分的截錄,通常憂鬱症的人都挑出可以用來支持他們消沉或負面的思考。例如:一位棒球選手有好幾次的精采守備,但他卻把焦點一直放在他一次的失誤上。 (3)獨斷的推論:沒有證據、事實支持而產生的推論。例如:小仙看旁邊的同學低著頭不說話,心想:「她一定是討厭我」。 (4)災難化:針對擔心的某個事件加以誇大、渲染。例如:我知道我明天作業一定會被老師退回來,我也會被老師當掉,我的朋友也都不會再理我了。 (5)過度類化:指根據一些負面事件就下通則。例如:因為我這次數學考的不好,我以後的數學完蛋了。 (6)標籤化:根據某些過失或錯誤,經由自我標示而製造了對自己的負面觀點。例如:小英打破了媽媽心愛的花瓶,從此以後,她就認為自己是無能的。 (7)誇大或貶低:此類思考的人會誇大缺點、貶低長處。例如:即使我今天還算表現的不錯,但還是不過完美,沒有達到標準。(Sharf, 1996) 3.負面的自我架構 Beck認為憂鬱的人常常有負向的自我架構,這使得憂鬱症病患在接收來自外界環境或與他們自己相關的訊息時,常常容易選擇性地吸收負面的、不好的訊息。例如:不受歡迎、罪惡感、沒有能力…等等(李素芬,2004)。   (二)從習得無助歸因論 習得無助理論是由Seligman & Maier在1967年提出,他們發現了動物被束縛在無法逃脫的電擊箱中接受間歇的足底電擊後,再放到沒有束縛的電擊箱中,該動物就會喪失逃脫的能力。之後,Seligman和一些研究者便把習得無助理論應用在憂鬱症的解釋上。後來,心理學家Abramson在1978年在用習得無助理論說明人類的行為時,引入了歸因的概念和原則,進而發展出習得無助歸因理論。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普遍的因素,那麼一種彌散的無助或抑鬱狀態就會出現,自我評價就會降低,動機也減弱到最低水準(向海英,2001)。以下茲針對內部的、穩定的、普遍的三向度來對憂鬱症作說明: 1.內部的:將負向的事件歸為內控因素,常常把過錯歸到自己身上,對自己的評價低,也可能產生低自尊。 2.穩定的:將負向事件歸因於穩定的因素,容易導致慢性憂鬱症(李素芬,2004)。 3.普遍的:認為某事件亦會在其他時間、地點發生。   (三)無望感型憂鬱症 Abramson, Alloy &Metalsky(1988)提出無望感比無助感更容易引起憂鬱症。他們認為憂鬱症患者把負面的事件當作是穩定的、普遍的,並且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進而產生了無望感型憂鬱症。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Beck的認知治療理論二分化的思考標籤化災難化獨斷的推論誇大或貶低認知三角認知扭曲負面的自我架構過度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