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100
(2 分2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C).

4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蘇洵〈權書.心術〉)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符合「為將」的修養?
(A)洞燭機先
(B)驍勇善戰
(C)忍耐守靜
(D)制敵千里


2(B).

8 「把吃苦講得很偉大的人,通常都是在炫耀自己的辛苦。沒有所謂輕鬆的人生,每 個人總有些不為人知的苦處,因此不需要再去自尋辛苦。以吃苦為豪的人,欠缺了 冷靜審視自己的第三者思考。一般辛苦無法增廣人生的寬度,想要拓展人生寬度的 話,得要鍛鍊自己的知性,並且經歷真正困苦的試鍊。」 關於上文作者的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常說自己吃苦的人通常是一種自豪心態
(B)拓展人生的寬度與經歷困苦並無關連性
(C)不論是否訴說每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苦處
(D)鍛鍊自己的知性是拓展人生寬度的方法


3(A).

7. 「達文西似乎老是對自然和人世的一切感到好奇與迷惑,而一再問 『為什 麼』,這跟他成為科學與藝術的 『創造第一人』 顯然有直接的密切關係。正如 成千上萬的人看到蘋果掉下來,卻只有牛頓問為什麼。再者,一個有原創性的人 通常不會只有一個『為什麼』,一個『為什麼』總是會引來另一個『為什麼』, 在相關的領域裡多問幾個『為什麼』和『為什麼不』,就較能看清答案的所 在。」 下列選項,何者與上文旨意最相近?
(A)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B)因出臆說,商定燒燭劇談
(C)在天地萬物其盡然兮,夫子何疑
(D)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4(A).

5.詩句「砯崖轉石萬壑雷」,意謂「砯崖轉石」的聲音像「萬壑雷」一般大,「砯 崖轉石」與「萬壑雷」間,可視為省去「如、似」。下列詩句,表達方式相同的 選項是:
(A)妾心古井水
(B)山月隨人歸
(C)散髮乘夕涼
(D)萬戶擣衣聲


5(B).

8 「有一個詩人說: 『如果我不來,這一山野花都白開了。』花開了,又謝了,落在泥土裡腐爛了,而山上只有牛羊走過,老鷹飛過,那教花兒怎麼忍受––作家來了,他觀察這些花,產生意象,這些花就可能永遠不凋謝,價值也可能不只是一些花。」 根據文意,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作家是生命力的見證人,美的發現者
(B)作家運用細微的觀察力,是為了增強寫作技巧
(C)作家將美好的所見記錄下來,使它們不被時間毀滅
(D)作家觀察自然萬象,能藉由產生的意象賦予永恆的生命


6(A).

4 道逕眾,人不知所由;法令眾,民不知所辟。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故民不 迷;曠乎若大路,故民不惑。幽隱遠方,折乎知之,室女童婦,咸知所避。是以法 令不犯,而獄犴不用也。昔秦法繁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姦偽萌 生,有司治之,若救爛撲焦,而不能禁;非網疏而罪漏,禮義廢而刑罰任也。(桓 寬《鹽鐵論‧刑德》) 有關上文對「法令」的見解,下列選項何者最適當?
(A)應制定明確,人民才得以遵循
(B)應從寬認定,免得無辜者受罰
(C)若與禮義並行,可達無法而治
(D)若救爛撲焦,可免上下相欺瞞


7(C).

5 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 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 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諸侯聞之,皆朝於齊。(《說苑. 貴德》) 根據上文,諸侯皆向齊國朝拜的主要原因是:
(A)諸侯心服齊國教化
(B)諸侯爭相討好齊國
(C)齊國能夠尊重諸侯
(D)齊國武力威嚇諸侯


8(C).

10. 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為中。一家則廰中非中,而堂 為中。言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為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其門不入」, 在禹、稷之世為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陋巷」,在顏子之時為中, 若「三過其門不入」,則非中也。(朱熹‧呂祖謙《近思錄》) 文章對於禹、稷、顏子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C)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D)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D).

2.陶淵明〈讀山海經〉:「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 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迹寄鄧林,功竟在身後。」本詩對夸父最主要的評價為:
(A)荒誕不經,不自量力
(B)神力無窮,不計勝負
(C)驕傲自大,自取滅亡
(D)事雖不濟,功名垂後


10(D).

6.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楚莊王伐陽夏,師久而不罷,群臣欲諫而莫敢。莊王獵於雲夢,椒舉進諫曰:「王所以多 得獸者,馬也;而王國亡,王之馬豈可得哉?」莊王曰:「善,不榖知詘強之可以長諸侯也, 知得地之可以為富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飲諸大夫酒,以椒舉為上客,罷陽夏之師。 (《說苑‧正諫》)
(A)椒舉認為,即使滅了陽夏也得不到馬,故勸楚莊王罷兵
(B)因椒舉的提醒,楚莊王發現已經腹背受敵,乃決定罷兵
(C)楚莊王因椒舉之言而驚覺楚國將被陽夏所滅,遂厚待椒舉
(D)楚國的軍事策略因椒舉而調整,可見楚莊王懂得察納雅言


11(C).

6.把你沒有信心的心交給我/把你有問題的掌上地理/臉是氣象的江山 命運的形下/ 眉毛是飛起來或飛不起的翅膀/五官預告你未來的興亡/快把八字交給我加減乘除 看看/動用易經的力道 太極的技巧/我的食指把住你赤裸的心跳/話如游龍先峰 迴再路轉/你似盲人騎瞎馬被我斜斜端在掌上/任我把螢火說明成太陽/把長長一 生像畫符般規畫/把你失去邏輯的命運交給我/把你腦海裡潛泳的懷疑…… 有關本詩,解讀最適當的選項是:
(A)嘲諷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可悲
(B)以算命師的專業形象為創作主旨
(C)以戲謔口吻描寫求人相命者的徬徨無助
(D)「話如游龍先峰迴再路轉」暗喻命運之不可知


12(D).

6. 凡在官者,當知榮與辱互基,得與失胥勝。苟惟能處榮,而不能處辱;惟能安順 境,而逆境則不能一朝居,欲望其臨政有為,難矣。(張養浩〈進牧民忠告>)這 段話主要是勉勵為官者:
(A)忍辱含垢
(B)樂道遺榮
(C)政通人和
(D)寵辱不驚


13(D).

3. 下列各組「」中的字義,相同的是:
(A)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曾鞏〈墨池記〉)/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禮 記‧禮運》)
(B)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李斯〈諫逐客書〉)/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論語‧里仁》)
(C)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蘇軾〈留侯論〉)/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荀子‧勸學》)
(D)「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得其船,便扶「向」路, 處處誌之(陶潛〈桃花源記〉)


14(B).

7. 某農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裡去工作,夕暮又抱了牠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 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牠跳溝。 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摘錄自豐子愷〈漸〉) 有關本文文意的理解,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人生的意義,體現於生命中的每一剎那
(B)人生的失敗,常常是因為無法持之以恆
(C)人們易因人生漸變而忽略局部階段的生命價值
(D)事物的變遷往往以相差極微的方式來隱蔽時間的流逝


15(D).

下列文句都有同音詞出現,使用不恰當的選項是:
(A)公司「厲行」節能減碳運動,要求每個員工都要身體「力行」,全力配合
(B)財稅新制「反映」出政府亟欲紓解財政困窘的決心,群眾卻普遍「反應」不佳
(C)面對群眾抗爭,肩負如麻「國事」的元首,邀請各界代表緊急召開「國是」會議
(D)國內出現重大工程關說弊案,有心人士從中「盈利」,竟然超過正常「營利」所得


16(B).

5 「這次的自然觀察創作,幾近科學紀錄的敘述,反而離文學的本質較遠了。科學紀 錄的冗長、枯燥無味,對一個喜愛講求詩般文字精鍊度的創作者,無疑是相當殘忍 的煎熬。我常被自己呆板而模式化的文字敘事方式,感到怒不可遏,又時而情緒沮 喪到了極點。但我亦無奈地深知,這種重複而呆滯的文字敘述是必須的,唯有透過 這般自然寫作的紀錄,生態習性的知識才能清楚而準確的表達。」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是作者最關心的重點?
(A)純文學寫作和自然寫作的表現差異問題
(B)自己未來應該如何面對自然寫作的問題
(C)自己想要從事純文學或自然寫作的問題
(D)自然寫作存在的變數該如何控制的問題


17(A).

8 「所謂『意』,實在是兼容了多重暗示性的紋緒;也許,我們可以參照『愁緒』、 『思緒』的用法,引申為『意緒』,都是指可感而不可盡言的情況與狀態。『意』 是指作者用以發散出多重思緒或情緒、讀者得進以體驗這些思緒或情緒的美感活動 領域。這個領域,要用語言去『存真』,必須在活動上『近似』詩人觀、感事物時 未加概念前的實際狀況,因而中國傳統批評中亦強調『如在目前』。」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意旨?
(A)意緒可感不可盡言故作詩必須意在言先
(B)語言可以確實呈現情感意象的實際狀況
(C)詩是詩人以概念化語言呈現意象的結果
(D)任何眼前意象必然引發人們的美感活動  


18(C).

請閱讀下列短文,回答第 9 題至第 10 題: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雖然審美力薄弱的村夫,也驚訝它們是奇 景,但在生長於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勝自豪以外,心裏往往覺得西湖和峨 嵋實在也不過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習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 初到東方,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服裝和舉 動,在外方人看,卻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
【題組】9依據上文,人之所以感受奇景,是因為:
(A)悠遊而無所事事
(B)心情放鬆無負擔
(C)距離而產生美感
(D)不摻雜實際功利


19(C).

「牠們對擠著兜圈子,露出牙齒急如閃電互相撕咬。只見年輕的狼腳步一亂,那隻 大老狼已經騎到牠身上。就在這時,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發生了。這一圈灰色的身體 忽然靜止下來,牠們肩併著肩,頭朝同一方向,生硬而緊張的站在一起。老狼的嘴 離年輕狼的頸子非常的近,後者的頸彎幾乎就在敵手的口邊!看起來就像落敗者故 意讓對方一口咬死自己!但是這種情形並沒有發生。 直到今天,人類的禮節還留下許多示弱的表情和訊號,鞠躬、脫帽、軍禮裡的獻槍 等都是。如果古時的記載屬實,哀求的舉動似乎並不能引起勝利者的同情,希臘詩 人荷馬筆下的英雄,絕對不比狼群心軟!詩人舉出數不清的乞憐者遭受屠戮的例 子,北歐的傳說也載滿了告饒無效的證明。幾乎直到騎士時代,才有『不殺降者』 的觀念,就動機而言,那些基督武士的俠義作風完全是基於傳統和宗教上的理由, 與狼群與生俱有的禁忌不同。 然而動物界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禁忌,只有功能上可以拿來與人類的社會道德相 比,頂多也只能算是社會道德的前驅而已。凡是研究比較行為學的人應當注意,不 要隨便拿道德律法衡量動物的行為。」
【題組】10 承上題,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旨意的是:
(A)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對待落敗敵手的模式,與狼相同
(B)騎士不殺降者的觀念,源於希臘的哲學傳統與宗教
(C)動物的特定行為雖功能與人類道德相近,但不宜輕易類比看待
(D)禮節中種種示弱的表情和訊號,說明人始終處於被噬的恐懼中


20(C).

狙氏子不得父術,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 意。洎見敵,則他雞之雄也;伺晨,則他雞之先也,故謂之天雞。狙氏子死,傳其 術於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錯嘴距銛利者,不與其棲。無復向時伺晨之儔, 見敵之勇,峨冠高步,飲啄而已。吁!道之壞也,有是夫!(羅隱《讒書》)
【題組】4 承上題,上文「道之壞也」所歎惋的「壞」是:
(A)巧言令色,欺上瞞下
(B)怯於公戰,勇於私鬥
(C)棄實務華,只求形似
(D)門庭衰薄,後繼無人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錦栗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